第二百五十三章、史無前例的聲勢(第1/3頁)
章節報錯
“……我現在是總經理,專心開準備布到全國的電器商城啊。”
徐廣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明年可以多一樣產品了。”
酒店最大的會議廳旁的貴客休息室裡,包括電子工業部的一個常務副職和趙維在內,有數家部位的領導都在。
他們倒不是要為企業的訂貨會站臺,而是在看著兩臺新產品。
“全球第一臺?”電子工業部的趙經緯確認了一句。
“可以確定是的。”宋陽笑著點頭,“涉及到的專利很多,算是交叉授權的。索尼、飛利浦,還有其他一些公司都有參與。但是,核心的解碼晶片,還有解碼晶片所採用的mepg2標準,用的是我們自己的成果。當然了,現在mpeg1的標準我們雖然沒份,但mpeg1標準的解碼晶片專利,我們也已經買過來了。”
“宋總預計這個產品的市場規模能有多大?”
“這個形態就比較成熟了,VCD機只是過渡期的技術。”宋陽停頓了一下之後說道,“按我們的評估,這個產品最終年出貨量是能達到千萬臺為單位的。全球的總市場規模,是千億美元級別的。而且,這個產品主要就是出口。”
千億美元級別,主要是出口!
趙經緯凝重地看著他和段平:“那我們國內的廠商生產這個產品,競爭優勢會有多大?”
“這要看,最終是哪個標準方案勝出。”宋陽如實說道,“如果最終是標準中其他的演算法和光碟格式勝出,我們得交總規模巨大的專利費,利潤大頭都被別人賺走。如果最終是我們勝出,那麼成本很有優勢,但在出口方面受限會很大。”
有利有弊,宋陽知道趙經緯想問的也不是真正的成本優勢。
說穿了,他們更關心的是技術,以及能夠創匯多少。
趙經緯果然慎重地點了點頭:“你們在後續的技術升級方面有信心?”
“是的。”接話的是段平,“和索尼那邊,包括很後面更先進的光碟壓縮技術、機芯等等,都已經提上日程。演算法和晶片方面,我們也證明了我們不比別人差。另外,許總也在這裡。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創新,但這次也是幾家合作的一個小小成果。”
許立華連忙將手裡那個小巧的手機遞了過去。
手機中的戰鬥機,現在算是提前兩年多問世了。
許立華介紹道:“尋呼機的價格降下來之後,我們也在思考國產尋呼機之後的下一個業務點在哪裡。剛好,宋總說跟華通、華威都在開始合作了。華威和華芯微電子在合作研究關於GSM基站的專案,其中關於語音壓縮模組APU的一些成果,也是能用在GSM手機上的。”
他認真地介紹著:“熊貓是國內第一家拿出GSM手機的廠商,當然了,我們這一款手機也不算是完全國產。但因為那一點點小成果,還是花大價錢從國外拿到了ODM授權,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需要來生產GSM基帶,算是有很小一部分智慧財產權,在通話質量上有所提升。”
波道能夠在這個時間點有決心、有實力去提前做手機,也是得益於拿下了第一年的標王,積累夠了。
現在,又因為華芯微電子和華威這邊的合作,享受到了一些紅利。
GSM基站中,除了訊號的發射、接收,還有大量的處理單元。專門的語音壓縮處理模組,確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許立華就說道:“要是想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後面還得再很多零配件方面下功夫。當然了,這次一開始我們就能在GSM基帶模組上有一點點自己的東西,已經是一個突破了。”
趙經緯點著頭,對宋陽笑道:“把兩大院士都拉過去了,總算沒有浪費智慧啊。”
“繼續努力,繼續努力。”宋陽感嘆道,“非常不容易。到現在,GSM基站的國產裝置解決方案,還是面臨很多困難,今年內算是很難了。但是,好歹能先有所成果。當然了,明年春估計差不多了,到時候,GSM基站的建設成本,有希望打到現在的五成以下。”
“五成?”趙經緯悚然一驚。
華通的成立,電子工業部是牽頭的。
如果基站建設成本降低一半,那得節約出多少錢?
“王老和華威那邊的心氣有點高。”宋陽笑著解釋,“要不是GSM標準的專利還得向人家付不少錢,恐怕成本能壓縮到兩三成。現在他們給我壓力了,說下一步無論如何都要在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的標準裡佔點位置。”
“……怪不得你們沒有把精力放在國產計算機和國產CPU上。”趙經緯若有所思,“繼續努力,我期待你們能出更多的成果!”
他們過來,主要就是看著兩樣東西。
尤其是三友電子準備去參加美國消費電子展的這個全球第一臺DVD機。
千億美元級別的市場,現在聽來當然誇張。
於是在等待釋出會正式開始的時間裡,他們又都聽著段平和宋陽的解說。
&npeg1標準的VCD機在畫質上終究比不過原來的VHS錄影機。國內的VCD機之所以火熱,是因為原本的錄影機保有量很小。
但是,國外的錄影機普及率要搞得多。從76年出現第一臺VHS錄影機以來,20年的時間裡,VHS錄影機的累計出貨量早已超過了5億臺。
對國外來說,這就是DVD機的潛在市場規模。
畢竟從視聽效果,還有數字時代與其他裝置的互通潛力來看,DVD機是要完全取代VHS錄影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