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第1/3頁)
章節報錯
96年的嚴打,力度是很誇張的。
在香島的朋友看來,香島變天之後,燕京會容忍香島暗秩序的存在嗎?
其實他們囂張歸囂張,但要不是害怕,何必轉而去做盜版光碟這樣更“正規”一點的生意?
宋陽和李儒都無所謂樂會民回去之後那些人的反應。
要是借當前的這股“憤怒”,借香島電影界收入暴跌的機會,一口氣拿下光碟和網路上的長時間授權,那將是抄底。
“你不是說十幾年內都盜版猖獗,賺不到錢嗎?”
宋陽一句“你記賬,我先認”的豪言,讓李儒似乎也沒什麼話說。
於是留一下,像是對他的誠意有所觸動。
“所以在這一塊,你可能還要虧很久。”宋陽笑著說道,“但是有別的賺錢方式。咱們之間不存在別的,記賬還是記,你做得不講情面一點,每個季度都找我拿一次‘建議損失費’。拿了錢,光碟的生意繼續這樣做,你可以全心全意去拍戲、造星了。”
“合著我的戲就演完了?”
“聯翔還沒人找過你?”
李儒搖了搖頭:“我後來瞭解了一下,軟體和遊戲又不存在版權,也就是製作發行而已。這件事,小朱也能做。”
“不。”宋陽說道,“你有影視製作方面的資源,至少遊戲這一塊,你也可以順帶收一些很不錯的遊戲的影視改編版權。”
“啥?把遊戲拍成電影電視?”
“打盜版也打累了吧?沒事可以玩玩去年出的那個遊戲,劇情挺不錯的。”
啥事都是個培育嘛,先提醒一下他而已。
至於改不改的,再說了。
“遊戲什麼的先放在一邊。”李儒想起一個事,“當初最開始你不是找了張立拍普羅飛司的廣告嗎?他說今年拍一個戲,有了個想法,問我們三友文化願不願意出錢拍出來。”
“什麼?”宋陽笑問。
“他今年拍的戲叫《宰相劉羅鍋》,在裡面演皇帝。”李儒大概解說了一下,“說是拍戲研究角色的時候產生了一個靈感。還是演皇帝,主要的情節就是微服私訪,懲治貪官,風格和香島的《戲說乾隆》類似。”
宋陽心想來了。
只不過有之前的緣分,這次張立有想法之後,先找的是李儒。
“拍戲你更專業,你提起來應該是心動了吧?就當做三友文化在光碟業務上受挫之後的正式轉型吧,回頭再拉著孔府宴酒什麼的做一下植入廣告。”宋陽嘿嘿一笑,“我覺得可以啊。”
“古裝戲,外景又多,要的錢不少!”李儒心裡不太有底,“老趙又沒時間出手,我是擔心張立自己當製片,能不能把這部戲做好。”
“這我倒覺得,他已經沉寂幾年了,今年剛能演一部好戲,而且也不是主角。你要是願意支援他,她會好好把握這次機會的。”
李儒也是爽快的人,點了點頭就告辭離開。
“行,那我約他好好聊一聊。大不了先給點小錢,讓他張羅著把劇本搞出來再說。”
清宮戲會興起,有被主觀解讀的成分。
成本考慮,因為歷史綿延,服裝道具這一塊的存量,清戲是最齊全的。編劇方面,留存的素材,古裝戲裡也屬清代最豐富。
市場需求嘛,其實只要拍得好,市場需求都是可以引導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實一開始各個朝代的古裝戲都不少,最後清戲火起來,只能說原因也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