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宋陽的巨大收穫(第1/3頁)
章節報錯
完成對斯高柏的收購,恐怕是傑森三人最容易完成的一件事了。
之前的諸多問題都已談妥,只等他們的6000萬美元到賬而已。
而這6000萬美元既然已經包含在了6.15億美元的鉅額賠償裡,他們還愁什麼呢?
完成這個投資後,剛好可以用“佈局”晶片和計算機行業的名義,去變賣資產抽回資金。
都是“點對點”的,只要不是他們的買家全部串起來了,那就不會發現這三人正在大甩賣。
誠如莫里斯和宋陽所想,他們只要保留了體面,多少還是能過著不錯的日子。
傑森不愧是能花裡胡哨帶著兩個兄弟薅了那麼多錢的人,對幾個公子哥一頓輸出。
一邊拿出正在籌集資金的證據,一邊對他們勐灌迷魂湯,大有這麼多資金後面準備都圍繞他們幾個公子哥在計算機行業“大殺特殺”的架勢。
為此,6000萬美元不再是借,而是直接在公司裡佔70%的股份,隨後描繪了一下最新的市場規模前景。
短短兩三年內,斯高柏就可能創造數億美元的淨利潤。
面對這種情況,傑森他們是出錢的,不甘心只掙個人情也正常。而幾個公子哥不用出一毛錢,就能分到至少一兩億美元,還不用去管事。
最主要的是,傑森三人的動作確實很大,數以億計的資金正在籌集,準備進一步收購其他類似的企業,和幾個公子哥的合作隨後也都是這種模式。
於是顧樂開心了。
華國的大年初八,2月7號這天,按照先議定好、簽完的協議,6000萬美元到賬了。
跟顧頌打了個電話說這個好訊息後,顧頌說道:“也很正常。看來這段時間的拖延,就是他們在討論。按原本1000萬臺的市場規模評估,總利潤可能就1億美元出頭。你們還完了錢,幾個人也就分小几千萬美元。現在3000萬臺的評估,意義就不一樣了。他們確實說過,後面要大舉進入晶片和計算機行業?”
“我親耳聽到的!”顧樂回答道,“給我們看了他們名下一些不動產委託給中介儘快售出的合同,還有他們開始賣手上一些股票的情況。下一步,會專門成立一個什麼離岸集團公司,聽說是能避稅的。”
顧頌心頭一動,隨後說道:“等收購完成後,到時候我讓萬燕這邊發出邀請,讓他們到華國來考察一下吧。你提前跟他們說一下,我這邊會安排好。”
掛掉電話之後,顧頌想了想,才把楊自榮叫到了自己辦公室。
“你跟聯翔的楊慶,關係怎麼樣?”
“一個班的同學啊,關係挺不錯。”楊自榮倒是有點羨慕這個老同學,現在已經在大公司大權在握了。
“你們在滬海交大,上過姚家年的課嗎?”
“當然。姚教授雖然是從電子工程分到電腦科學與工程系的,但我們當時都上了姚教授的計算機應用課。”
顧頌心裡有了數,隨後就問道:“你在華爾街的時候,瞭解到他們是怎麼運作離岸集團公司避稅的嗎?”
楊自榮頓時侃侃而談,表現起自己淵博的知識面。
對於國內許多人來說,這確實是過於新的概念。
但是對於金融操作來說,複雜的頂層架構卻是國外成熟金融市場中最需要注意的一點。
顧頌瞭解完之後就更加意動起來。
阿樂在美國那邊的高質量同學圈子已經找到一個可能拿出數億美元的大金主,萬燕VCD和斯高柏的這條線已經建立起來,去年已經在香島上市、正打算進一步拿下國內市場份額第一卻又被國有帽子束縛著的聯翔,還有去年雖然沒選上但將來不是沒可能衝一衝工程院士的姚家年……
顧頌也開始謀劃著自己的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