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塊錢很有衝擊力,但也不算太驚世駭俗。

能寫歌那是天賦,有個當音樂老師的媽這也說得過去。

然而這2萬塊錢出現在三人面前,他們腦子就驟然嗡了一下,隨後都張大了嘴巴。

不久後看著宋陽的眼神,就彷彿在問你做了什麼犯法的事。

“磁帶!”宋陽趕緊小聲解釋,“我帶回來的那個磁帶,一共做了一萬盒,是那個朱哥先出的錢。這是先分給我的一部分,後面應該還有一些!”

宋國偉端起碗有點哆嗦地喝了一大口壓驚。

然後他就被嗆住了,趕緊夾菜。

向慧立馬轉頭看了看門,見是好好地關著的,忙忍不住低聲問:“千真萬確?”

“當然是真的。”宋陽看了看向慧,又對宋國偉說道,“反正可能是軍訓也很無聊,看了很多書之後突然就開竅了。想到的那個點子,幫他已經賺了十幾二十萬了,但我還有個更好的點子!”

“十幾二十萬?”宋國偉覺得今天的酒烈得很,頭有點暈,“還有更好的點子?”

剛才可能喝猛了。

“對,這個點子要是能成,到年底應該能賺幾十萬。”宋陽要做的事,必須得到父母的支援,“我在家呆上幾天,就要去一趟浙省找我的同學。這個點子是這樣的……”

這是90年代的一個經典營銷案例,說穿了不復雜。

當時,買得起大哥大的人很少,BP機算是第一代個人通訊工具。

在非常火的背景下,廠家競爭很激烈,尋呼臺的競爭一樣很激烈。

於是從廠家直接拿BP機,然後用買低價商品的方式直接送出去,再要求到指定尋呼臺入網,透過尋呼臺那邊返還的入網費和尋呼費把帳算平,短時間內就能暴賺。

買個有賺頭的東西,比如說西裝,就送一臺能用的、價值千元以上的BP機,這短期內是多大的轟動效應?

說穿了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那一套,利用尋呼臺要競爭、要衝業績的機會,讓他們短時間擁有很多入網客戶。

傳呼費是每年都要交的,只用返還回來的錢加上商品的利潤大於拿BP機的成本,就能靠爆發出來的銷量賺到很多。

可宋國偉和向慧聽得心驚膽顫:“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BP機那麼貴的東西!還有,你說的尋呼臺,答應給你的回扣不給你怎麼辦?”

宋雅如聽天書,飯都忘了吃。

“這你們別擔心啊,我要是這些搞不定,朱哥憑什麼肯提前分2萬塊錢我?”

兩人看著已經被蓋上蓋子的鋁飯盒沒話說了。

“不行!這事我聽著害怕!”宋國偉又開始喝酒,“賣磁帶能賺錢,就賣點磁帶不就行了?”

“爸!咱們維方是紡織大市!”宋陽勸道,“賺到這筆錢,我想你自己搞個廠當廠長,繼續做服裝。怎麼銷,我能幫著想辦法!”

“……廠長?”宋國偉又暈了。

“這個點子一定能成!”宋陽很肯定地說道,“暑假我會先去浙省那邊找BP機的廠家談,看看進貨價是多少。然後,我要去一趟燕京,先看看那邊尋呼臺的情況。等我把這些情況都摸清楚了,就回家來。買一套高檔西服,送一臺BP機,多少人願意買!在咱們維方這邊,直接找廠家定一批西服,一套才多少成本?”

宋國偉只是個工齡較長的棉紡廠職工,他沒聽過這麼些天馬行空的營銷套路。

但宋陽說的邏輯沒問題,只是需要很強的運作能力,得跟社會上的許多人打交道。

這小子能行嗎?宋國偉覺得自己就不行。

可瞅著宋陽亮晶晶的眼神,宋國偉又有點恍惚。

這是自己那個好學生兒子嗎?

……

維方作為紡織大市,這幾年的出口因為外部原因受挫了不少。

很多的廠,效益其實都在下降。

宋陽知道這種大環境,其實並沒有先急著去了解定製“高檔西服”的成本。宋國偉就是這一行的,他其實心裡有數。

一套西服,上衣加褲子,出廠價格加一起不會超過50塊錢,這還是那種面料不錯的好貨。

這時代,物流、分銷環節多,廠家直銷歷來是個好手段。只要樣式好、面料不錯,到時候在燕京這種有錢人多的地方,找個高檔一點的地方擺出來,賣出個一兩百塊錢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