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馬殷召集了眾將,合攏軍兵五千多,在長沙北門堅守。

馬珙等長沙官員也帶著家丁僕從前來助陣。

一整天時間,宋鄴和師昌益衝殺了多次都未建功。

此時大半個長沙已被李裕佔領,只有北部城區還在馬殷手中。

李裕讓李熊和王厚舉帶著火槍兵增援。

一時間,城北騰起陣陣硝煙,雷鳴般的槍聲讓人耳膜生疼。

槍聲一響,馬殷的軍兵堅持不住了,雖然牙軍帶頭衝殺,可依然無法打退荊襄的奇怪兵種。

馬殷見狀,不敢耽誤,讓人回節度府,把家眷帶出來。

“走,去衡陽。”

他從北門而出,轉過東門,往南邊逃竄。

火槍兵和武陵蠻兵尾隨追趕。

一前一後,順著官道往南而去。

身後轟隆隆的炸響,跟隨馬殷撤退的敗兵接二連三的倒下。

好在官道還能跑車,只要過了昭山,追兵就應退了。

在這樣的猜測下,僅剩三千多人的馬殷軍倉惶南顧。

卻說馬賨乘船從湘陰往長沙趕。

到達長沙城已是深夜。

城頭燈火通明。

城西湘水碼頭有荊襄軍駐守。

馬賨見狀,長嘆一聲。

他知道長沙失守了。

也顧不得自己的家眷,帶著大軍沿湘水南去,他知道,兄長應該會在衡陽等待自己匯合。

第二天午後,在湘水與漉水的交匯處,有個淥口戍的地方,他看到了一群衣衫不整的軍隊,看旗號竟然是兄長馬殷。

“快靠岸。”

馬賨讓人上岸打探訊息。果然,是馬殷。

兄弟都是死裡逃生,相擁而泣。

也沒時間說其他的,先上船再說。

兩廂合兵一處,往湘水上游的衡陽而去。

到了花石戍,河道變窄,水流湍急,已經無法行船。

眾軍下船步行。

僅有的軍資肩扛人提,向最近的縣城衡山縣進發。

大軍到了衡山城,短暫修整,讓縣令籌集糧草和車馬,協助運輸。

馬殷一路南下,過湘潭,用三天時間抵達衡州府治衡陽城。

剛到衡陽就發出節令,命邵、永、道、連、郴五州疾發鎮兵,駐防湘潭和衡山,抵擋荊襄的人馬南下。

卻說火槍兵追擊馬殷,到了昭山,也筋疲力竭,只得返回長沙,聽從調遣。

馬賨半夜過長沙,驚動了李裕。

可李裕沒有船,也只得隨他。

天色漸亮時,老丈人趙匡明的船隊殺到了長沙西門碼頭。

翁婿相見,皆大歡喜。

“賢婿啊,沒想到我荊南有一天能打到長沙來,多虧了賢婿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