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日,李裕在各地巡視河工。

看完了向方運河,就去了菊潭、內鄉。

自從開工,陳班就一頭紮在工地上,穰縣也不回去了。他非要幹出個樣來給大夥兒看看,我陳班可不是玩嘴皮的人,就是幹實事!

李裕到了工地上,陳班正跟著官吏在河堤下忙著指揮打樁。

河堤上的泥土鬆散,經常滑落,需要打下木樁,作出臨時擋牆,待河堤打下基礎,就牢實了。

在陳班的陪同下,李裕檢視了現場的施工情況。

第二日坐船去了襄陽。

說起來,坐船是舒服,可耗時太長,熬了三天才到了襄陽。

原來的荊襄節度府,現在成了南陽國府的辦公地。

管理的地方大了,人員日多。

周寬、張格、李懷仙、王厚協等主要官員的家眷都跟著搬遷到了襄陽城。

李裕的王府也搬了過來,住進了牙城裡。

現在襄州的老百姓都知道自己歸南陽國管轄了。見面必說,我南陽如何如何。

他回家小住了兩日,又起身去了隨州。

在唐城找到了正忙得暈頭轉向的高適。

這邊的工程量反而是最小的,溠水和白水相距甚近。

正當他跟著高適在工地上轉悠的時候,從襄陽來了急報,有要事需要他趕回去。

問是什麼事,報信人也不知道,而是讓李裕馬上起身。

在襄陽主事的是張格、王厚協和李懷仙。一定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不然他們不會這麼著急。

李裕一路心思電轉,在他的記憶裡,這會兒也沒發生什麼與自己有關的大事啊!

等他趕回襄陽已是兩天之後了。

他剛進前堂,張格、王厚協和李懷仙就迎了過來。

“三位辛苦,有何急事?”

“呵呵,恭喜主公。”

張格笑呵呵的說道,其他二人也不說話,把李裕迎上高坐。

“說吧,什麼好事?”

李裕一路上都在忐忑,難道是朱溫來了?

可見三人都是笑臉相迎,這才放下心來,靜等他們開口。

“主公,洪州來信。”

王厚協拿出一封書信遞給了李裕。

展開信箋,內容讓他大吃一驚。

“德王殿下鈞鑒:傳出身山野,得蒙朝廷超拔,委為鎮南軍節度大使,已有二十四載矣!”

“傳愚鈍不堪,為朝廷鎮七州而未有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