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老爹會做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湖南戰局一定,趙匡凝就以荊襄節度大使、楚王的身份向朝廷上表功績。
去年末今年初,李裕大軍在關內道大打出手,殲滅了朱溫留在關內道的幾支兵馬,楊崇本辭去邠寧節度使之職,李茂貞終於服軟,退出鳳翔府,移鎮涇源,朔方節度使韓遜也上表臣服,整個關內道均賓服朝廷。
李曄心裡舒坦。
這麼多年了,自己終於又揚眉吐氣了。
長子李裕也是個識相之人,見自己給他點臉色,就知道進退。
這不,兒子留下兵馬,自己回了南陽。
幾個月來,李曄雖然又皇權在握,一言九鼎,可細細想來對大兒子有點過了。
後來得到訊息,朗州雷彥恭和湖南馬殷聯手進犯荊南,朝廷上下一陣緊張。
為啥?
就因為稅賦。
這些年來,只有荊襄和荊南按時上繳貢賦,否則朝廷早就散了。
自從李裕到了南陽,也跟著兩位岳父輸送貢賦,還幫自己把關內給平定了,否則能有自己的好日子嗎?
朝中大小官員心裡都明白,要是朝廷外面沒有趙家和德王的支撐,怕是朱溫早就把皇帝遷都洛陽了,哪能如此的自在?!
荊南戰火一起,眾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今年的貢賦還有沒有了?!
心裡都希望戰火儘快結束,千萬別影響自己的俸祿,一家老小還等著呢!
這戰事一起,就不是可以控制的了。
不僅荊南出兵,荊襄也去支援,南陽的德王也跟著湊熱鬧,雙方在荊江大戰,雷彥恭大敗。戰火燒到了荊江口,嶽州被拿下。
按說戰爭應該告一段落,聽說馬殷與趙氏兄弟開始和談了,朝廷得到訊息歡欣鼓舞,戰事可算有望停了。
誰知和談一拖就是二十多天,讓人揪心。
就在朝廷上下都在為荊南、湖南和談條件操心的時候,突然傳來戰報,朗州雷彥恭被殺,朗州、澧州、辰州、漵州皆降。
要知道,這幾州可都是洞蠻為主的地方,曾經匯聚幾萬蠻兵,在洞庭、荊江上橫行無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如今竟然降了。
李曄心裡暗忖,不會是李裕乾的吧?
詳看戰報,果然是長子李裕,帶兵打下朗州,逼降了其他幾州。
利用馬殷與趙匡明、趙匡凝和談之機,又配合作戰,調虎離山,李裕兵分幾路,跋山涉水二十多日,偷襲長沙,拿下潭州,把馬殷趕去了衡陽。
接著又是和談。
朝廷對於湖南戰事得到的訊息並不全面,有些細節全靠猜測。如今好了,趙匡凝上了一份詳細的表彰,記述了整個戰爭的來龍去脈,其中因由詳情也有表述。
李曄和朝中大臣這才對戰事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可越是這樣,大臣們越是心驚。
這個道德有虧的皇長子、德王李裕竟有如此的謀略,真是出人意表!
這要是他接皇位……
大臣們都不敢往下想了。
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好好輔佐皇帝,扶持太子李祚,否則一個太精明的皇帝是他們伺候不了的!
崔胤更是心亂如麻,年初的時候,他就以為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按一般人的操作,手裡有大軍十萬,控制京畿,那還不是想登皇位就登皇位嗎?!
可他錯看李裕了。人家在老爹露出不高興的臉色後,直接走了。對皇位根本就沒有什麼留戀。
想想也是,人家李裕也不是沒當過皇帝,至少還當了兩月呢。
直到李裕出了武關,崔胤的心才算放下。
這幾個月來,他又偷偷的跟朱溫有了聯絡,當時朱溫的大軍宿衛京城,自己還覺得掣肘,如今看來,沒有了朱溫的支援,自己屁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