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天下局勢(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覆五年六月,南陽國德王李裕在三國發布流民招募令,號召天下流民可盡徙鄧國、隨國、南陽國。
一時之間,凡是得到訊息的流民百姓都拖家帶口的往這三國而來。
朱溫聞之,命人嚴加駐守,防止賤民逃跑去南陽三國。
淮南正是風雨飄搖之際,沒人去管這事,倒是大量江淮流民輾轉而來。
荊襄、荊南兩位老丈人得知女婿還要招募流民,也只能苦笑以對。招吧,反正我的就是你的。
卻說此時,天下局勢已經基本明朗。
李唐皇室坐擁關內京畿,只是民敝糧少,雖有好轉,但依然苦苦支撐。
李克用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有逐漸放權李存勖的趨勢,他已經坐擁河東、河中、河內、昭儀,大有一吞河北諸州之勢。
如今正征伐河北魏博節度的轄區,羅紹威咬牙與其硬抗。
在河北幽州,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攻佔了義昌節度的轄區,佔領了滄州。他也是經常在李克用與朱溫之間反水,沒個長性。
挨著河東與盧龍之間的義武節度使王處直,五年前就投靠了朱溫。
成德節度使司,在義武節度的南邊,夾在河東和義昌之間。再往南就是昭儀和魏博。
成德節度使王鎔一直在李克用、朱溫、羅紹威之間反覆橫跳。
昭儀夾在河東與魏博之間,而昭儀留後丁會降了李克用,只剩下南邊的魏博羅紹威和北邊的義武王處直,中間還隔著一個成德王鎔。
而中原的朱溫,則直接佔有鄆州天平軍、滑州義成軍、汴州宣武軍、徐州武寧軍、陳州忠武軍、陝州保義軍、兗州泰寧軍的一部分。
同時還佔有整個河南府。
朱溫佔據的地盤可謂是中原精華。
在天平軍東邊,就是我們一直說的平盧節度使王師範的地盤,兗州被他佔領,所以朱溫咬牙切齒,泰寧軍也只剩下一半了。
卻說蜀王王建。
如今佔有東西兩川、山南西道和部分荊南之地。
當初荊南的成汭兵敗身死,他趁機攻佔了夔州、施州、忠州和萬州等四州。
等趙匡明攆走了雷彥恭,這四州早已歸屬了王建,趙匡明以和為貴,也沒去討要。
在荊南之南,還有幾個勢力,也不可小覷。
武安軍節度使、同平章事馬殷,佔據了整個湖南和廣西北部,一度與淮南發生戰爭,還取得了勝利。
在武安軍南邊,是稱霸一方的清海節度使劉隱。
他以廣東、廣西為根基,與武安軍和佔據福建的武威軍一爭長短。
王審知為武威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琅琊王。
往北就是鎮東節度使、越王錢鏐。
他佔據兩浙,一直與淮南爭鋒,去年曾向朝廷上書求封吳越王。你聽聽這個名字,就是要氣死楊行密的節奏。
往北就是淮南楊行密了。
夾在荊襄荊南與淮南、吳越之間還有雜牌勢力。
杜洪據有鄂嶽等地,擁兵自重,被朝廷封為武昌軍節度使。
大將劉存返回淮南後,轉頭攻打鄂州,杜洪向朱溫求救,朱溫自己還焦頭爛額呢,哪裡有功夫救他?!於是下令,讓佔據湖南的武安軍馬殷出兵救援。馬殷為啥要聽他的?因為馬殷之所以能名正言順的佔據湖南和部分廣西,就是朱溫幫的忙,他得回這個人情。
等馬殷的援兵千里迢迢的到達鄂州時,杜洪已經城破身死。
一舉拿下了鄂嶽地盤,楊行密的兵鋒直抵洞庭湖,馬殷心急火燎,生怕劉存繼續南下,再打就進入了湖南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