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大軍來到南陽北的豐山,此處已經有人迎駕,大路兩側是黑壓壓的百姓。

路中間有王妃鑾駕。

李裕下馬緊走幾步,兩位王妃帶著府中美人迎於路旁。

“繡娘,碧娘,快快請起。”

“父王,父王~”

兩個小傢伙掙脫奶孃的手臂,咿咿呀呀的喊著含混不清的父王,伸出小手求抱。

“呵呵,央兒珏兒,讓父王抱抱。”

李裕放開王妃的手臂,走向了兒子。

小傢伙們見自己的訴求得到了回應,興奮的咿咿呀呀說著“嬰語

”,搞得李裕哈哈大笑。

眾文武都笑呵呵的看著兩個未來的接班人,心裡更有奔頭了。

百姓們也跟著歡呼,迎接自己的子弟兵。

從豐山到南陽二十里的路程,李裕用了兩個時辰。

剛回王府,李裕發出王命,將方城關和魯陽關戰歿(mò)軍士的骨灰運回南陽,建造一座英靈殿,作為他們永久的存骨處。

同時釋出《得享英靈殿律》。

“凡我南陽國將士,保家衛國,對外征戰,英勇捐軀戰歿者,得享英靈殿,骨灰存放,設靈位得享永世香火。”

“戰歿者家屬,得撫卹、田土,享永久免稅優待。”

“戰歿者子,成年後,優先招募為兵。”

此律一經發布,即引起了轟動。

周寬直接在城北外五里處,尋地建設英靈殿。

天覆五年五月初一。

南陽要舉辦公祭。

各地文武官員都來到了現場。

荊襄節度使趙匡凝親自到場,參加本次公祭。

此殿面南背北,基座高三丈,殿高近十丈,總高十三丈。

殿分三層。

底層為祭奠大殿,是舉辦戰歿者祭奠活動的場所。

靠北側設供桌有靈位靈牌,上書戰歿者姓名職位,生卒時間,死於哪場戰役等基本資訊。

供桌上設有香爐、貢品。

英靈殿的二層和三層則是擺放著戰歿者的骨灰罈。

方城關和魯陽關的殘兵都來到了英靈殿前。

李裕和文武官員身著禮服,面容莊重。

燃香祭拜。

有司禮謁者,高呼指令,現場所有人都聽從指揮。

大殿內香菸繚繞,梵音陣陣。

李裕帶頭叩拜,起身後,面對英靈殿高聲宣讀祭文。

“噫嘻~嗚呼哀哉~~~~~~”

“天覆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有逆賊朱溫者,違天抗命,屬僚韓建、徐懷玉者領兵犯境,於方城關與我鎮軍相抗,又於天覆五年三月初三,有汴軍進犯魯陽關者,兩戰俱敗。”

“我守關鎮軍殊死搏殺,絕不後退,前赴後繼,拒敵於關下。”

“方城關一戰,我鎮軍戰歿者五千餘,城頭屍骨累累,逆賊罪行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