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司緊鑼密鼓的籌備著情報網,李裕的新軍募兵同步提上了日程。

經過大半年的生產,神機坊生產的手槍和雷車都有了大量的庫存。

手槍庫存有三千支,雷車二百駕。

趁著現在朱全忠沒時間搭理自己,趕緊再組建三個團,增強自己的實力要緊。

現在的局勢就是老爹皇帝在長安吸引著火力,自己在南陽鳥悄的發展。

到現在為止,半年時間,流民招募的規模早就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當初想著一年招募一萬戶就差不多了。可實際上,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招募七八千戶,半年已經超過了四萬戶,把周遭的無地流民招了個七七八八。

如今南陽國地轄南陽、向城、方城三縣,天覆三年底,三縣共有戶三萬一,人口已達十萬。

天覆四年六月時,有戶七萬一,人口二十七萬。

三縣之間經貿往來頻繁,一派欣欣向榮之象。

流民人口超過了本地人口兩倍,很多還是從洛陽和中原來的,李裕對這樣的流民不是很放心,誰知道里面有沒有朱全忠的細作?

為此,募兵就不在當地招募了。

他給荊南的老丈人趙匡明去信,希望能在荊南招募一部分蠻兵,來充實自己的實力。

趙匡明對自己的女婿格外的照顧,立馬同意。

李熊被委以重任,主持招募事宜。

蠻兵的個頭小,身體靈活,是妥妥的山地兵。

招募了五千蠻兵,帶回了南陽。

組建了三個步兵團,四個雷車營。

如今的南陽國,有五個新式步兵團,一個哨探營,五個雷車營,投降蠻兵五千,還有荊襄節度府支援的五千五百精兵。總兵力一萬八千五。這樣的兵力,鎮守地方足夠了,可是要開戰還遠遠不夠。

整個軍力要進行調整。

方城關原有鎮守兵一萬,現保留五千,由周武都領。方城縣鎮兵一千,由周旭都領,他是周武的親弟弟,也算自己人。向城縣鎮兵一千,由李真都領,他是李懷仙的二兒子,可靠。銀沙嶺鎮兵一千,由高欒平都領,他是高適的嫡子,很有天賦。

南陽鎮兵兩千五,由魏艾都領,李裕對他還是很信任的。

這些鎮兵都是老式軍隊。

新軍也不能都佈置在南陽。

哨探營方良佈置在武關、魯陽關和方城關外,主要打探敵情。

一團方興駐紮南陽。

二團李熊駐紮向城。

三團趙煜四團趙荃駐紮方城,此二人是趙氏子侄,為趙匡凝和趙匡明推薦,應該可靠。

五團王厚舉駐紮菊潭,此人為已故主簿王遷次子,特別恩賞提拔。

兵力重心都是預防北方,南邊有老丈人照顧著,還暫時不用他操心,這讓李裕的安全感增加不少。

至於雷車營,一營駐紮方城關,其他的都在南陽集中,以防不測。

七月初七,乞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