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璟懷揣一個小布包,往城南邊緣快步行去。

他和自家妹妹解釋清楚自己要投身道門之後,便收拾了家中餘物。

這幾日裡,他變賣了梁父生前留下的醫館,換了六十三兩銀子。今日又自家中取了些錢,湊足七十兩整,便帶上傳家的古籍,來尋申遠。

城內人來往匆匆,到了城南邊緣,行人漸少,梁璟就加快步伐。

等快到了道觀附近,行人又漸漸多了起來。

不多時,梁璟就走到清河觀前。

清河觀位於宿縣城南與城東的交界之處,因流過宮觀的松水河而得名。道觀建立而今已經近兩百年,可謂傳承悠久。

行至觀前,一座古樸大方的道家宮門映入眼簾。兩側飛簷,正上方匾額上刻著三個大字———清河觀。

右側門柱上言:松花香宮院。

左側門柱上言:清水澄道心。

匾額上還有題注:李復隱手書。

道觀正門處時不時有人進出,大多衣著光鮮,有小廝奴僕簇擁。觀門口還有幾個知客道人,在迎來送往。

梁璟深深地看了一眼,便轉身向道觀右側走去。

轉過正門,未行幾步,就遠遠地看見申遠在側門處來回踱步,時不時往外望一望。

“申兄,久候了。”

見到梁璟的身影,申遠急忙迎上來,大喜道:“梁兄果然信人也!”

二人見過禮,一番寒暄。

申遠便迫不及待地問:“梁兄今日可帶了書來?可否容小弟一觀!”

他說得十分急促,顯然是對此極其重視。

原來申遠那日回去和自家堂叔說過此事後,便被其叮囑過,若是梁璟真有古籍在手,大可允他一個在家居士的名額,然後把書弄到手。

申遠見自家堂叔說的鄭重其事,也不敢怠慢,今日起了一個大早便在此處候著。

先是怕梁璟不來,現在等他來了,又怕他拿不出東西。

直惹得申遠心慌意急。

梁璟自然知道申遠的意思,見他焦躁不已,也直接從懷中取出古籍。

“申兄自可觀之。”

申遠小心翼翼地接過古籍,翻開一層層的布帛,就看一本頁面發黃的書冊,封皮上寫著:清靜經注。落款是李明光手書。

書頁內的字型飄逸靈動,自有一股道意在其中。

“筆走輕靈,鉤畫鋒銳,果然是明光道長的真跡!”

申遠捧著這本《清靜經注》,顫巍巍地翻了幾頁,忍不住喃喃低語道。

聽到他的低聲評語,梁璟眼中不禁閃過一絲詫異。他本以為申遠只能看看樣子,沒想到此人雖然其貌不揚,卻於書法一道,頗有些造詣。

申遠越看心下越安,待到確認無誤之後,又小心謹慎把書用布帛包好,交還給梁璟。

“有此書在,梁兄想求一個在家居士的名額,可謂是易如反掌。”申遠一張圓臉上笑意快要溢滿而出,喜盈盈地向梁璟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