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策看著梁憶,暗想:究竟是什麼原因,她突然對這些感興趣?她想創業嗎?感覺不太像;是最近工作遇到了什麼問題嗎?

見人家一臉期待,張策回答說:“這是肯定的,但是我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推進,必須節約時間、節約精力,小事情上只要守住底線就行了。”

梁憶:“所以,這裡面如果有員工貪小便宜,也不管嘍?”

張策:“沒有完美的政策,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與其在這裡頭和員工鬥智鬥勇,不如放手,還是那句話,底線不能碰。”

梁憶:“那怎麼定義清楚底線呢?”

張策:“這是個關鍵。公司剛開始的時候,底線就是預算內,質量不出問題,不做假,後來慢慢引入其它流程,比如三方比價,雙線監控等,這些你們公司也都有。”

梁憶點頭,暗想,人家做老闆的都這麼想,自己是不是操心太多了?就算唐永從供應商處拿好處,從後果看又沒有觸到公司底線,為什麼自己不能接受?

水至清則無魚,老祖宗的話真是他媽的對!

張策看著梁憶,又說:“其實員工有許多種,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貪便宜,但是如果有便宜,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伸手的。你們大公司用矩陣管理的方法,根本上是相互監督的意思,我們這種公司選擇更靈活的方式,讓相應人員負責到底,結果和獎金掛鉤,用更大、更長遠的利益吸引員工,讓他放棄一些小便宜。不能說哪種方式更好,主要是適合公司發展就行。最關鍵的還是那句話,底線守住,老闆和員工都清楚的底線。”

梁憶點頭:“謝謝你的分享。”

張策笑:“個人不成熟的觀點,能問問你是怎麼看這種事的嗎?”

梁憶想到自己對唐永的失望,苦笑說道:“我沒有你成熟。”

張策:“哦?怎麼說?”

梁憶思考,怎麼解釋?似乎有許多故事,不知從何處講起,唐永對自己的提攜,或者利用?自己對唐永的尊敬或者失望?

張策見梁憶許久沒有開口,說:“不方便就不說了。”

梁憶搖頭:“不是不方便,是真不知從何說起。嗯,簡單來講,應該是我自己的問題,有些事我心裡隱隱知道,只不過我選擇不去看,可是事實就在那裡,最終我還是看到了,難免失望。這失望還有點說不清楚,好像是對別人,可細想想,更像是對自己。”

說完,梁憶陷入思考,回過神來時,見張策看著自己,不好意思解釋:“我有點亂,語無倫次了吧,不好意思。哎,我一打工人,有時候自己嫌棄自己,操心的太多了。”

張策突然問:“梁憶,你喜歡做什麼?”

梁憶眨著眼睛:“你指愛好?”

張策:“不僅僅是愛好,我指那種發自內心喜歡,能給你帶來快樂,讓你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

梁憶想了想,搖頭,還真沒有特別喜歡的。

張策:“我大概明白你的糾結了。”

梁憶好奇:“哦,你說說看?”

張策:“你一直強調你‘打工人’的角色,但說這話的時候是一種接受的態度,在認知清晰的情況下,你不滿意的是自己的行動,行動和認知不匹配,對嗎?”張策捕捉到梁憶眼中的光亮,繼續道,“你感覺自己花費的時間、精力,不應該用那麼多在工作上,至少不應該在那些你不願意花費時間、精力的工作專案上。想聽我的建議嗎?”

梁憶老實點頭。

張策:“所以,我剛才問你,有沒有正直喜歡做的事情?這是個關鍵,如果只是建議你看開點、包容點,其實很難有效果,但是,如果有一件你願意花費時間用心去做的事情,你自然而然就會對工作上的許多事放下,因為你肯定會想盡辦法,把有限的時間、精力花在你喜歡做的事情上。”

見梁憶直直看著自己,張策笑了:“是不是我也語無倫次了,沒說清楚?”

梁憶搖頭:“你說得很對。我經常有種感覺,不值當。當然,若論原因,的確有無力改變的無奈,但是更多的,我就是覺得有價值感的缺失。被你這麼一梳理,我清晰了,我習慣性認真工作,但其實我並不喜歡這份工作,我需要一件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張策便問:“你想創業嗎?”

梁憶:“我不確定,但是你說這個詞的時候,我沒有感覺,我更喜歡一個人,所以,我想先滿足這一點,找一件一個人很享受的事情做。”

張策扶額,一臉苦惱的樣子:“一個人?說了半天,我的位置沒了!”

梁憶笑:“你這麼精準的診斷,還有解決方案,我非常感激,現在你在我心中可是大師級別的,怎麼會沒有位置。”

張策不肯:“你別說這麼懸乎,來點實際的,以後我的資訊要回、電話要接、約會要來。”

梁憶:“行啊,我很期待,也許你能幫我找到一個興趣。”

說完這話,梁憶本以為張策會高興,沒想到對方愣了一下。

兩人間的氣氛有微妙的變化,梁憶不明白,自己似乎並未說錯什麼?於是問:“怎麼了?”

張策看著梁憶,沉默了一會兒說:“沒什麼。”

梁憶想了想,說:“你不會是有壓力吧?我開玩笑的,自己的興趣愛好,當然還是靠自己發覺,我覺得你見多識廣,期待你的建議,但並不強求什麼。”

張策搖頭,嘆了口氣:“怎麼說呢,你這話我聽另一個人說過。有一段時間,我給了她一樣的建議,不能只有工作,得學會享受生活,得有興趣愛好,她好不容易接受了,當時說的話跟你一樣。”

梁憶:“然後呢?”似乎並不是個開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