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這個問題出口,梁憶有點想笑,可轉念又覺得“好笑”的反應才好笑。

老闆也好,員工也好,在職場上相互合作,照理說關係應該不差,可為什麼實際中卻不一樣,抱怨老闆的人居多。同時,老闆也抱怨下屬,感覺就在湊合、將就中混日子,甚至有些是在相互折磨。某種程度講,是職場的可悲。

張良自己也意識到了什麼,補充:“我理解員工和老闆間的複雜關係,但是秘書崗位會不會特殊一點?有沒有唇亡齒寒的關係?”

梁憶:“你說得沒錯,照理,下屬盼著老闆好,共同發展,但是文立國和宋恬不是。撇開兩人關係好壞不談,從公司用人角度,也不會因為老闆離開,秘書、助理類的人員就沒工作了,一般會有差不多的崗位安排。”

張良好奇:“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老闆會繼續用原秘書?”

每個人所在的環境不同,梁憶知道,公司有些事兒張良沒法理解,於是說:“根據這些年我在公司看到的,老闆離職或換崗,秘書有留在原崗的,也有去新崗位的,倒是鮮少離開。”

張良:“那是你們公司大,機會多吧,當然,肯定福利也好。”

梁憶笑:“那你考慮加入嗎?對什麼樣的崗位有興趣?我可以幫忙留意。”

“算了算了!”張良立馬拒絕,“我閒散慣了,過不了你們那樣的格式化生活。”

言歸正傳,梁憶說:“總之,我相信宋恬沒有騙我,時間細節其實並不重要,我只是好奇居多,若能瞭解,那就算徹底清楚了。”

張良:“這個容易,我可以問到。”

梁憶:“也不用繼續調查宋恬了,跟蹤的是張策,透露資訊的是文立國,幫忙的是宋恬,都清楚了。”後面就是自己慢慢佈局,保證和文立國的鬥爭中至少不落敗。

“你又太早下結論了,上次我們聊過,你問,我查,現在我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等一等又何妨?”張良提醒。

“真的不用了,我不想這事兒上再消耗精力。你找到苗英勇去足療館時間不對的原因,這事兒就算結束,回頭我把餘款付給你。”

張良便不好再說什麼。

掛了電話,梁憶回公司,剛進大樓,手機鈴聲大作,是唐永。

梁憶再次來到唐永的辦公室。

這回,唐永的臉色更差,梁憶剛把門關上,他就問道:“張鵬走前做了什麼?”口氣不善。

“什麼?”梁憶一臉問號。

來的路上她就想過了,郭志新的訊息,結合文立國上午的反應,應該是舉報的事情。如果沒猜錯,唐永已經接到電話了,要求準備接受調查。

唐永仔細打量梁憶,她真的不知道?她不蠢,自己不至於做那樣的事情,難道真是張鵬搞的鬼?

“張鵬怎麼了?他跟我做的交接,講得還是蠻清晰的,是不是哪裡出岔子了?”梁憶問,“您別急,具體什麼事?可以想辦法補救嗎?”

唐永嘆了口氣:“你怕是被他騙了,他提交了舉報信,舉報採購部合規問題。”

“張鵬嗎?不會吧!”梁憶搖頭表示不相信。照理說,合規部不會透露舉報人,所以,唐永可能在試探自己,是懷疑自己嗎?

唐永反問:“他為什麼不會?”

“最近,從他臨時不去KKC處理質量事故那次開始,工作上我就沒給壓力,我看他平時情緒不錯,離職流程上也順順利利,最後一個月工作輕鬆。這樣的情況下,又不是和公司有什麼深仇大恨,怎麼可能會去舉報?於他自己也沒有好處,還得罪人,都最後了,張鵬不是那樣的人,他向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行事作風。”

“我聽合規同事的口氣,證據詳盡,除非是採購自己人,別人辦不到。”唐永說。

梁憶一臉嚴肅,問:“到底是什麼證據?具體是什麼問題?我覺得事情沒弄清楚前,不能就說是採購部的人,哪怕已經離職的。若要猜舉報人,我還想說IT呢,他們的人,如果真的有心,電腦裡什麼看不到?”

攪混水,誰不會?反正咬死不是張鵬,除非合規部自己發瘋說出來!

唐永沉思,梁憶這個反應不錯,舉報人是誰,也是個燙手山芋,哪怕就算真是張鵬,也不能認,合規部門是肯定不會透露人員姓名的。

於是開口:“收到合規那裡的訊息,可能我先入為主了,的確不一定是採購的人,但事情是供應商甄選的問題。”

“KKC嗎?”梁憶問。

唐永搖頭:“對方沒細說,但聽口氣不止一家。你準備準備,先做個自查,莫為一下週一到。”

莫為一,就是郭志新提到的中國區合規老大。

梁憶點頭:“我知道了,這兩天我跑一下系統,看看有哪些新增供應商,三方比價流程有沒有問題。以往自檢視三年,這次您看三年夠嗎?”

“先這樣吧。”唐永有點煩。

唐永覺得生氣很正常,他對上從來是報喜不報憂的,肯定擔心這事影響到自己。

梁憶暗想:從你縱容文立國開始,就應該想到,你自己管轄部門的事情,出了問題還得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