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憶口氣平靜,就跟初見面說“張總早”一樣。

張勇的第一反應是梁憶在開玩笑,笑著打哈哈,再次道歉、保證,但見對方不為所動,用筆點著報告,一臉認真,忙調整應對方案。

“也許只是碰巧了,你看之前這份質檢報告就沒問題。”張勇說。

“我不介意再抽一次。”梁憶看著張勇,暗想,你有這個膽量嗎?

事實證明,張勇沒有,他再次調整應對方案,轉移了話題,又開始扣著條款說事:“合同終止需要提前3個月通知的。”

梁憶早有準備,都不用翻合同,直接駁回:“終止合同提前通知發生的前提,您看一下合同第三十七條,基於屢次發生的質量問題,前提沒有了,那就不用提前通知了。”

梁憶隨手翻著材料,繼續道:“基於第一次、第二次發生質量問題,還增加一份補充協議,裡面也寫得清楚,再次發生質量事故的話,我司有權立即終止合作,並保留追償的權力。”

張勇記得,當時籤這個的時候,他就心裡打鼓,但文立國說梁憶已經退了一步,總得給人家個平衡,現在好了,把自己的後路給平衡進去了。

“公司法務的郵件應該已經發給您了,您查收一下。”同時,在法務郵件的基礎上,梁憶安排啟動備選供應商,讓下屬走緊急訂單流程。

這麼快!好吧,這娘們兒鐵了心來斷自己財路的。不行,得立馬跟文立國打個電話。張勇暗想。

梁憶站起來,慢慢收拾材料:“那我就先走了。”

張勇顧不上送梁憶,趕忙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梁憶知道他在跟文立國報備,也不理會,讓助理安排車子送自己回機場,返程票早就訂好了,速戰速決。

車子才開出去一刻鐘,文立國的電話就來了,梁憶不緊不慢接聽:“文總,彙報郵件我已經發出去了,現場情況、質檢報告、抽檢報告等也都附上了,為了不影響供貨,我啟動緊急訂單流程,備選供應商也已經回覆沒問題,可以按時供貨。為了確保質量,會安排我們自己QC也加做一次抽樣檢驗,您看還有沒有沒想到的地方?”

文立國當然沒有,他希望自己能挑出毛病,推翻梁憶的決定,中止目前流程,但人家有理有據,也是她許可權範圍內的,速度又太快,怎麼辦?

文立國“嗯嗯”了幾聲,開口道:“這麼急換供應商,容易有問題,還是要謹慎啊。”他想說KKC合作雖不算太久,但一直表現不錯,可現實不允許;他還想說在備選供應商名錄中再討論、選擇一下,讓決定不要這麼快,可只有一個備選,當初還是他自己要求就放一個的。

文立國覺得有點憋屈,他明白是梁憶一直以退為進,把自己引到現在的局面,現在人家打的是有準備之戰,自己完全被動出招,當然容易受制;又開始暗罵張勇,這個扶不起的阿斗!

眼下之際,先拖,文立國只得改變策略:“我知道你是很有擔當的,但這麼大個事兒,我們還是讓管理層討論討論,然後決定,我這是為你著想。”

“謝謝文總,來的路上我就考慮了,現在工廠急著要貨,後面六週都得加班加點,團隊負荷很大,安全那邊已經在提醒了,銷售團隊那邊您也知道,反覆在催,丁總的郵件已經來了三封,最後已經提及可能有逾期風險,您也回覆保證了一定會趕在最後時限前完成,我也是為您考慮,為公司考慮。”

這話說得,我還得謝謝你!文立國暗罵:“不管怎麼說,這事兒不能太急了。”

“嗯,您說得有道理,那您覺得具體是哪個事兒太急了?終止與KKC的合作,還是啟用備選供應商供貨?”梁憶問。

兩件事看似一體,但也可以分開,梁憶覺得文立國的應對有點讓她失望,身居高位段數不應該更高嗎?對付自己只會用許可權壓制,是不是太天真了?還是太小看自己了?

文立國想了想,說:“這樣吧,前頭要生產、要供貨,這批原材料讓備選供應商先出,測算一下,作為週轉最少需要多少噸?關於終止與KKC的合作,等你回來,我們再開會討論決定。”

“好的。”梁憶不再浪費口舌。

掛了電話,梁憶看著車窗外,還沒到晚高峰,路上車輛不多。轉頭,發現司機正從後視鏡看自己,見梁憶看過來,急急避開目光接觸。

“還有多久到機場?”梁憶問。

“半小時足夠了。”司機恭敬回答。

“好的,謝謝。”梁憶不再說話,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機場,登機時間尚早,梁憶在咖啡館坐下,要了一份三明治和一杯果汁,權當晚餐了。

手機郵件,資訊顯示,訂單量砍了一半,這個文立國!說好了基於測算,現週轉多久還沒明確,這麼著急就直接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