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受之有愧[VIP](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46章 受之有愧[vip]
這樣的場面淩宴只在電視劇裡見過, 而真真實實發生在眼前,受眾人跪拜的人是自己,極其震撼、情緒也複雜至極, 她不自覺熱了眼眶,嘴唇顫抖, 十分無措。
她不知如何回應百姓最淳樸的謝意。
千言萬語,淩宴喉頭微哽,召喚人們起來, “地上都是冰,多冷啊, 諸位快快請起, 我, 我何德何能,受之有愧。”
人們頭一次見這樣的官員,不居功、不自傲,溫和良善、謙遜律己,還惦記他們一介草民受凍,很難不讓人心生好感, 更別提這是人們的救命恩人,百姓對她愈發敬重, 就連衙門當差的捕頭、衙役亦是欽佩至極。
唯秦笙曉得,淩宴說的是真心話,她們提前知曉災情卻無法與外人道明, 靠些蛛絲馬跡極力運作扭轉局勢,她們做了能做的一切, 問心無愧,但仍舊有百姓因災而亡流落至此……以阿宴的性子, 嘴上不提,心裡多少還是惋惜沒能盡善盡美,覺得擔不起百姓如此大禮。
她看中的人心思就是這般純良,秦笙握住她的手,語重心長,“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阿宴,你受得。”受得世間一切溢美之詞。
秦笙、這位世界中心絕對女主角的肯定讓淩宴無措的內心漸漸鎮定下來,她眼巴巴望著女朋友,“那也是有你、有很多人幫我。”
秀才、莽夫不辭辛勞,顧及百姓死活的阿淼,憂心百姓生計的荀大人,並非她一個人的功勞,這些人缺一不可。
秦笙唇角勾起,十分鄭重地誇贊道,“因為你值得!”
捕頭黃鐘真心佩服淩宴心性,拱手上前道,“多虧大人警醒降溫需提前收割土豆紅薯,縣令大人立刻照辦,縣城百姓知曉是您提點紛紛照做,這才避過凍雨有存糧過冬,不若此處只會聚集更多難民,說句難聽的,要死更多人,大人幾次救民於水火,絕對受得!”
“大人受得!”百姓們又一叩頭,相互攙扶站了起來,千呼萬喚真情實感,一聲聲附和不絕於耳。
或許這就是你將人民放在心裡,人們將你高高舉起的模樣,她一個普通人竟有如此境遇,淩宴大受觸動,她響她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今天。
一樣的呼聲自城門內傳來,城牆小門開啟,一行人身著毛皮大氅,錦衣綢緞,跟在荀大人身後,紛紛與淩宴行禮,“大人高義,下官五體投地!”
看模樣似是一群商賈,打算親自到場募捐?其中幾個年輕人好似在哪見過,可能冬裝和薄衣差別太大了,淩宴一時沒能想起來,拱了拱手,“荀大人過譽,各位。”
“北地遭此大難民不聊生,下官身為武寧的縣令,當與淩大人一道,為王府、為朝廷分憂。”荀大人雙眼微眯,不動聲色地對淩宴使了個眼色,繼續道,“下官願拿出俸祿招工代賑,解武寧百姓燃眉之急。”
秦笙聽懂了荀大人的暗示,心底一沉,立刻給阿宴“遞紙條”。
頭上的小發繩攥緊了,淩宴細細一琢磨,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亂世、最易滋生動亂,太得民心也不是什麼好事,呼聲這麼高萬一引來一群反骨要跟她造反她就是渾身是嘴都說不清了,更何況功高蓋主實乃大忌,阿淼心胸豁達願意器重自己不假,可朝廷……那吃人絕戶的老皇帝就未必樂意見得了,現下武裝力量還沒到位,出事了阿淼也保不住自己,還是得低調行事才行。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她立馬應和,冠冕堂皇的漂亮話將功績歸於上位者訓導,荀大人開口,淩宴明白這群商賈為何到場了,立刻商業互吹,把話題拉回救災的正軌上。
“大人謙遜,我等欽佩。”荀大人等一眾商賈躬身,很快,一鬢須灰白,身批暗紫大氅的老人揚聲道,“在下姓潘,潘記糧行的東家,願追隨兩位大人以工代賑,僱傭百名無犯案前科的難民做事。”
一出手就要百人,災民大喜過望,給眾人作揖道謝,“謝潘老爺。”
潘記……淩宴秦笙對視一眼,怪不得他旁邊那扭扭捏捏的小公子那般面熟,真是“熟人”來著。
正是先前在鮮香樓嫌秦笙一臉蠟黃配不上淩宴指指點點的小公子,她們當場吵了起來,正好遇見蘇南風壓下事端,後來潘老爺子還給她們結賬賠禮道歉,挺明事理的人,這次鬧災也是潘記帶頭捐糧,如今一見,這位縣城有名的善人,潘老爺子和想象的不大一樣,對方眉目精明,感覺十分老辣。
人不可貌相。
在他之後,縣城商賈紛紛慷慨解囊,大部分還是收到訊息,想借淩宴這七品王府內臣的東風招工圖個好名聲,揣著給自家商鋪打響名號的目的,不論如何,做好事論跡不論心,能幫助救災就是好的。
三五個,十幾二十人,積少成多。
淩宴瞧見了福來客棧的掌櫃,對方要了兩個人回去當夥計,見到自己嚇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大人,小的失禮。”
“不曾。”差點把這事忘了,淩宴擺擺手,“凍雨鬧得我忘記去尋你,是我食言在先,待會我隨你去立契。”
掌櫃戰戰兢兢應下。
不光福來客棧,最近風光無量的鮮香樓掌櫃站在荀大人身後相當中間的位置,想必其中混了不少蘇南風手下的管事,同樣也有錢家的人在。
以錢家搜刮民脂民膏的德行要他們賑災根本不可能,更別說較勁似得要了那麼多人,估計是打著靠名聲挽回生意的算盤,為山寨的粉絲煲打出名號跟蘇南風對壘。
將計就計勾引錢家入局賑災緩解壓力,看來蘇南風學得很快啊,淩宴跟秦笙使了個眼色,倆人一道竊喜,差點樂出聲來。
為了保證災民商賈雙方的利益,荀大人跟淩宴商量擬個契約,若災民手腳不淨在主家生事,罪加一等,但不可私自處置,需扭送衙門審理,春日時分,官府將清點各家災民數量,以免有人包藏禍心。
面面俱到,事情處理的非常圓滿,粗略估計,商賈下場解決了一半災民的生計問題,城外難民少了,更容易管理,賑災糧很快就到,到時不會再發生可怕的食人事件了。
好事一件,可喜可賀。
淩宴與秦笙在眾人感激的呼聲中款款離開,離開前她們交代清楚,選回來的人們隨僕從前往蘑菇小隊的落腳點洗淨,等待村中運送棉衣過來分批次回村,若有生事,即刻打發走。
不需恩威並施,單聽她的名號,這些人赴湯蹈火無有不從,更別提最簡單的安分守己了。
潘老爺帶著潘小公子緊隨其後,追到馬車出與淩宴賠禮,“孫兒口無遮攔,早前冒犯大人和夫人,二位大人有大量,但請移步至鮮香樓,給老夫一個賠罪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