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集市地痞(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4章 集市地痞
挑著辛苦得來的收獲,淩宴去了鎮上,活魚才賣得上價,她連跑帶顛急忙趕路,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才氣喘籲籲的趕到鎮上集市。
晌午十點來鐘,趕早賣貨的菜農和小販大多收攤歸家,空了些位置,淩宴找了個人流還算密集的地界,剛挑著扁擔過來就察覺出周圍微妙的目光。
眾人面面相覷,這痞子今天轉性了?不對,她是欠債了!
淩宴幹的那些渣滓事十裡八村家喻戶曉,都嗤之以鼻,可她家是軍戶,不必繳納賦稅也不用參加勞役,時常還會被官府徵召充當役長,監督工事,村民們為了自家人出勞役能過得好些,自然要作打點。
故而都是暗自厭惡,平時面子上過得去那種。
與她同村的豐鄉村村民的都知道她欠了賭坊那麼大一筆錢,又沒什麼正經營生,紛紛不動聲色遠離,生怕淩宴開口借錢。
病得久了,她對人情緒非常敏感,淩宴哭笑不得,但木已成舟她無力更變,只當無事發生,自顧自地挑出幾條最大最肥美的魚掛在扁擔上。
那最大的青魚一米多長,抓這家夥的時候淩宴光顧著高興了,沒注意,被它猛地一個甩尾打得趔趄,一頭栽在河裡差點嗆到,腿上還絲絲拉拉的疼著,大青魚鰓上穿了草繩還時不時地撲騰兩下,索性拎它出來博眼球。
也不管魚腥弄一身了,又不是所有人都認識她,淩宴直挺挺的站著,充當人形廣告牌。
那扭動的大青魚十分惹眼,果然引來數道目光。
“好大的魚哇!”
“這得快四尺了吧。”
“在哪抓的?”
感嘆此起彼伏,見人有聚集的趨勢,淩宴趁熱打鐵,厚著臉皮大聲吆喝醞釀了一路的說辭,“瞧一瞧看一看,清早新捕的活魚,又大又新鮮啦。”
一身青色外袍的儒雅男子上前,指著草魚問道,“售價幾何?”
“草魚25文一斤。”一邊說著,淩宴麻利裝魚上稱,撐杆高高打起給男子看,“這條二斤七,你是第一個來的,摸個零頭,給65文就行。”
初春河水冰冷,魚不好上鈎,因此活魚價格要比平時貴些,要價不過分打稱實誠,又給抹了三文錢,男子非常滿意,一高興,又多加了條,滿意付錢離開。
剛擺攤沒多久就開了張,淩宴聽著嘩啦嘩啦的銅板聲喜不自勝,再沒抹不開臉羞怯,吆喝的更是起勁。
那麼大一條青魚的訊息很快在鎮上傳開,不一會就有酒樓的人前來,此女三十餘歲,一身灰褐短打,風風火火的帶著幾個小工,行事頗為幹練。
一行人前襟後背皆繡著大大的“豐”字,為首的正是豐食酒樓的總廚廖十娘,人稱大娘子,見賣魚的是淩宴,她微訝不已,開口調侃:“我說今兒怎沒見你這混子,原來跑這賣魚來了。”
酒樓和她欠債的豐運賭坊是一個東家,原身時常去酒樓用飯,一來二去便認識了。
淩宴賠笑,“大娘子莫打趣我了,還是看看魚吧。”
“嘖。”廖十娘一揮手,一小工上前驗貨,剛扒上鰓一頓魚尾猛擺,為了扶住這活招牌,淩宴被帶的身形不穩狼狽非常,廖十娘暗自發笑,“行了,多錢一斤開個價吧。”
魚雖大也足夠吸睛,但太貴了,普通人家吃不下,淩宴沒多要,30文,廖十娘爽快應了。
把魚從扁擔上拿下,好一番折騰上了稱,“26斤3兩,789文。”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
一千文等於一兩銀子,一條魚賣了八錢銀子,這麼值錢誰不眼熱?不少人動了心思,更有幾個當場往河邊走去。
青魚夠大但也沒到珍奇的地步,常年採買,這點錢廖十娘倒不至於放在心上,挑挑揀揀,丟出幾條鱖魚和鯰魚過稱讓小工一起搬走,利索地甩出兩塊白花花的銀子拋到淩宴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