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生個足球隊都行(第1/4頁)
章節報錯
時間來到2015年7月6日,在陳晶和楊蜜忙著宣傳《捉妖記》的時候,晶品娛樂投資的第一部網劇《無心法師》也正式登陸了搜虎。
作為一部無超級ip、無大牌明星、無落地衛視的“三無”網路自制劇,《無心法師》開播前並不太受媒體和觀眾的重視。
但是《無心法師》在近乎“裸播”的情況下,上線後不僅收穫了高口碑,劇集中的選曲、演員的演技也都是受到了網友的一致肯定。
《無心法師》引燃觀眾熱情的不僅因為嶽綺羅是邪祟或凶煞,更為關鍵的是作為具有華夏特色的恐怖劇的高標實現。
反面派嶽綺羅執著於向正常人類的復仇,根本原因在於對生命體驗的沉溺,試圖在不斷奪舍的過程中品嚐人生百態。
而無心法師則天然“無心”,與美劇《不死法醫》相似,故事本身並沒解釋他們如何獲得這種稟賦。
然而他們卻要在消極人生中煎熬,浩然正氣並不足以替代身份認同的困惑感。
與以往玄幻劇的裝神弄鬼不同,《無心法師》真真切切地講述了它的鬼煞世界。
民國是一個亂世,這本身就是一種非正常存在狀態,軍閥混戰帶來的人間亂象其實一點不比鬼煞帶來的危害小。
大亂之世,鬼魅晝行,不必鉤牙鋸齒亦可吸血食人。
《無心法師》正是在這樣一個混亂的年代登場,捉妖是無心謀生的工作,因為不如此他就只得捱餓。
或許這就是現實的冷幽默,雖然不是法師,我們每個人都得依靠某件工作來生存,無心也不例外,工作就是存在的方式。
嶽綺羅以絕世法術換來靈魂不滅,但卻無法再融入常人的生活,無論是前世與段三郎的愛情,還是今世與張顯宗的糾葛,都只能以悲劇收場。
常人是靈肉合一的,而只剩下靈魂的嶽綺羅顯然無法像常人那樣去愛,儘管在與段三郎的愛情中,她一度擁有肉身。
然而這肉身卻並非真正屬於自己,她的靈魂並不受這脆弱肉身的束縛。
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段三郎卻無法不受肉身及世俗的制約,他無法承受外部世界的壓力,於是面對背叛,嶽綺羅最終只能了結這段愛情。
而張顯宗雖然甘願為其放棄一切包括靈魂,然而一個失去自我的張顯宗卻又非嶽綺羅所渴望的那份愛情。
嶽綺羅的“人生”,有著高度自覺的顧盼,“應被旁人畫裡看”,她對世俗的張顯宗代表的世俗的愛慕僅限於利用,在精神訴求上必須要與無心法師才算般配。
至於在類似《盜夢空間》橋段裡,她試圖將人間女子月牙在夢裡奪舍,意欲當然是要借其身體實現與無心的歡愉。
無心肉身不死與嶽綺羅靈魂不滅一樣超出了常人的境界,無心最大的障礙同樣也是無法真正融入人類。
他們兩人同樣無法結合在一起,因為這種結合要麼變成兩個隔離於人世的妖煞,要麼合二為一重新回到常人的世界,然而這二者都不是他們想要的。
變成妖煞的嶽綺羅與長生不死的無心都在渴求愛情,因為愛情在這裡是非人類的解毒劑,只有在愛情的瞬時空間裡,妖煞或者法師才真正回到人類的情感領域。
《無心法師》是一出有關妖煞的玄幻故事,但卻更是一曲民國亂世中的愛情反思,在各種妖心背後是對愛情的唯美式追求。
《無心法師》一上線就獲得了觀眾的熱捧,究其原因是三方面。
一是題材新鮮。其實鬼煞在華夏自古就有傳說,但奈何現在在電視裡你是看不到的,因此《無心法師》的題材就變的新鮮刺激了。
為此也是吸引了眾多喜愛此題材的觀眾。
二是演員顏值高。韓東軍、金辰、陳堯、張若雲的顏值都很線上,尤其是在角色的加成下更是吸引了不少的顏狗。
第三就是該劇的特效十分驚豔,要說比肩好來塢大片特效,那肯定是吹牛吹過了,但是對比一下其他電視劇,的確算是製作精良了。
《無心法師》的總投資就只有4000萬,而其中的特效就花費了800萬,佔據總投資的五分之一,足見劇組的良心和製作方的野心。
也是因為都是新人演員,片酬低,讓劇組有足夠的錢堆在特效上,畢竟特效就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的東西。
當然,雖然是新人,但是幾位主演的表現還是征服了很多觀眾的。
投資方肯花錢堆特效,劇情也足夠紮實,為的就是把《無心法師》打造成知名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