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臨近,劉永平還不等到下班時間就提前離開了車間,徑直的向著四合院走去。

雖然是翹班,但以劉永平的目前在軋鋼廠的名聲,這都算是小事。

何況工程師團隊本來就是這樣,幾乎九成的人都在翹班,他到今天才開始,已經算是比較認真工作的一種了。

因為還沒到下班的原因,軋鋼廠路上的人依舊很少,只有幾個抱著同樣目的的工程師三三兩兩的走在路上。

看到劉永平後,他們雙眼一亮,趕忙過來打招呼,看樣子十分熱情。

其中還有一個熟人,正是之前技術大會認識的蔡平安,對方相對耿直,上來直接道。

“永平,沒想到你也會翹班呀,我以為你這種被稱為天才的人,每天應該都很努力才對呀。”

“害,好好的人,可惜就是長了張嘴。”

劉永平聞言心裡吐槽了一句,但也沒有太在意,臉上也是掛上了笑容看向對方。

直到蔡平安臨近後,他才澹定的開口。

“你看你說的,既然我都是天才了,還需要學習技術嗎?天才從來不是學習技術的,而是創造的。”

聽到劉永平這自賣自誇的話,蔡平安竟然沒有任何反駁的意思,相反,他還十分的認同。

當然了,劉永平說的確實也沒什麼問題,天才確實就是用來創造一些東西的。

就比如他現在幻想的題目,怕是給整個工程師團隊去研究,每個一年半載都不會有成效。

“也是,對了,過兩天工程師團隊集體會議,你準備的怎麼樣了?”

“集體會議?”

聞言,劉永平愣了一下,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會議。

簡單思索了一下,劉永平就明白了,這多半就是被葉工給推掉了,應該就不是個重要會議。

但劉永平還是開口詢問了一下。

“我這也才做工程師不久,對這些會議還真不熟悉,這個工程師會議是什麼意思?做什麼的?”

聽到劉永平的話,蔡平安沒有意外,不管怎麼說,對方成為工程師的時間確實太短了,很多事情不清楚也很正常。

沒有猶豫,蔡平安直接將話匣子開啟,一點點的給劉永平介紹起來,十分詳細與認真。

劉永平也是認真的聽著,時不時再詢問幾個問題,最後也算是明白了這個工程師團隊會議是做什麼的了。

其實也很簡單,主要就是與技術大會相似,技術的考核與比拼。

但不同的地方自然就是規模大小與重視程度。

技術大會那可是整個四九城所有的廠子考核,而工程師團隊會議,也就只是工程師團隊的規模罷了。

領導雖然也會出席,但從往年的情況來看,最多也就出個李副廠長罷了,林廠長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劉永平對這個會議反而有些興趣,因為有一個點,他是比較喜歡的。

就是這個會議可以找人對賭,要麼選擇對方的車間,要麼給對方分配車間與工作。

同時最後三名,將會降級為學習工程師,待遇下降一大截,而且學習時間不定。

介紹完這個會議,蔡平安也到了食堂門口,與劉永平告個別便進入食堂吃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