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東方人,跑人家國會,似乎有些離譜。

但在北美,無論參議院,還是眾議院,都可以旁聽。

甚至某些重要人士,比如北美的實體產業投資者,尤其像鐵皮公司這種,投資了供銷社、造船廠、老沃克農場,又與北美多家大型企業合作的跨國實業集團,在相關議題討論過程中,擁有一定發言權。

這叫民主,也叫資本。

放在東方,鐵皮公司帶來大量外匯,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帶動了當地gdp,亦會享受同樣待遇。

所以徐飛出現在眾議院很正常。

問題是,眾議院的議員們,絕不希望今天見到狗販子。

尤其當著狗販子的面,把贊成票投給‘徳北限制法桉’。

原本亂糟糟的會場,瞬間安靜下來。

435雙眼睛,連同所有人員,齊刷刷看向居高臨下,坐在旁聽席的年輕人。

徐飛在過去的兩年中,早已習慣各種大場面,別說被幾百人盯著,哪怕被幾萬人、幾十萬人盯著,咱也能暢所欲言的聊一聊全人類如何應對末世。

所以,徐飛沒在意下方的眼神,攤開情報系統提供的資料,靜靜翻看。

北美國會,分為參議院和眾議院。

參議院擁有100個席位,北美50個州各出兩名,代表各州利益,屬於精英階層,基本都是資本家,每6年選拔一次。

參議院沒有議長,負責人是北美副總管,由北美總管競選的時候提名,再由參眾兩院投票決定。

小布來自共和,競選總管之前,提名一位參議員作為副總管,後者肯定是共和人,甚至是德克薩斯人,小布競選成功後,副總管躺贏,因此參議院現在由共和把控。

參議院的作用,是審議和執行。

比如眾議院提交一份法桉,參議院稽核透過後才可以生效,生效後參議院再令各個機構執行,因此參議院的權利比較大。

而眾議院擁有435個席位,北美50各州按照人數多少選舉出來,代表群眾利益,屬於草根階層,基本都有自己的固定職業,只有開會的時候才會到場,每2年選拔一次,因此有了所謂的‘中期選舉’。

眾議院擁有議長,負責制訂法桉和約束北美總管。

由於共和把控參議院,民主d自然要守住這個機構,可惜,共和已經掌控眾議院12年之久,議長也是支援小布的人。

這就導致,參眾兩院的大部分人來自共和,小布提議什麼,總能拿到大量投票,然後少數服從多數,透過提議。

這樣一來,北美國會就賦予小布極大的權力,想打誰就打誰,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民主丟掉參議院和眾議院,加上獨立在外的大法官也支援小布,眼看大勢已去,肯定要垂死掙扎。

這裡就涉及到‘物極必反’,或者說,某些共和議員,本著‘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道理,從共和叛變到民主,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民主派系的支援,更進一步,成為議長,或者總管。

類似事情發生過多次,比如里根從民主跳槽到共和,成功競選總管,比如華來士從共和跳槽到民主,成功躺平,做了副總管。

所以,在北美,黨籍無足輕重,一切以利益為主。

如今小布競選成功後的第一個中期競選即將開始,眾議院2年任期已到,湊巧的是,雖然參議院6年選拔一次,但每隔兩年到期一批,輪換其中的三分之一。

從共和叛變到民主的議員,看到了翻盤的機會,於是拿尹拉氪戰爭失利、艾娜克銅礦丟失、墨北難民和毒梟問題,抨擊小布。

由於小布、雷蒙等北美高層,與鐵皮公司走的近,因此有了暗中制裁徳北的議題。

可以說,小布支援什麼,民主就要反對什麼。

如此,小布的對手,包括凱雷投資的對手、鐵皮公司的對手,以及大澤工業聯合體的競爭對手,自然會支援叛變到民主派系的議員,然後捐贈大量政治獻金,期望可以改變現有的經商環境。

叛變到民主的議員們,拿到大量政治獻金,不僅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還可以遊說參眾兩院中的共和議員,讓他們在‘徳北限制法桉’中投贊成票。

由於眾議員都是來自底層的各類職業人士,不是職業政客,加上只有2年任期,現在有一筆合法的鉅額收入,肯定會樂於助人。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徳北限制法桉’100%可以透過眾議院的議桉,再順利透過參議院的審議,最終立法成功,在指定日期生效。

從上面看,似乎沒什麼問題。

包括徐飛上學那會,從政治課本中讀到北美製度,也一直認為‘三權鼎立’相當完美,也是母星最好的制度之一。

但玩了資本之後,他發現不是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