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石油股崩盤(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澤工業聯合體2週年慶典開幕式,進行的如火如荼。徳北也開啟地中海聯合軍演。
產自漢堡港福爾曼第一造船廠的維拉迪摩指揮艦,與同期生產的兩艘泰伯利亞級驅逐艦,加上產自奧斯汀福爾曼第三造船廠,拖到徳北完成舾裝後,本應交付給北美的15艘泰伯利亞驅逐艦,以及近兩百臺科幻級兩棲登陸艇,在50艘戰鬥型基洛夫,眾多艦載直升機、艦載無人機、黑鷹戰鬥機的護航下,組成超豪華陣容,駛向地中海東部。
意呆利重組後的海部主力,與利比亞新建立的第一海軍,一左一右跟在徳北艦隊兩側,猶如街熘子炸街,或對往來船隻發出警告,或時不時釋放一兩枚飛彈聽個響。
歐區三痞,就此誕生。前來參加演習的5000餘名三哥大兵,以及3000餘名乘坐北美重型運輸機,從倭島本土抵達地中海的自衛隊,由於沒有派出戰艦,被徳北安排在五艘還算先進的徳系‘易北河’級登陸艦中,負責與兩棲登陸艇對接,演練登陸戰。
而在艦隊尾部,琺國5月份服役的戴高樂號航姆,帶著眾多護衛艦、運輸艦緊緊相隨,負責後勤和支援,或應對繞後的敵軍。
在當前有可能強開三戰的背景下,聯合艦隊的強大陣仗,令地中海沿岸的國家瑟瑟發抖。
然後,葡萄國與鬥牛國驚愕的發現,地中海周邊勢力,除了與北美交好的摩洛哥和木乃尹國,就剩哥倆沒有站隊。
像突尼西亞,人家早就從鐵皮公司引進了基洛夫飛艇和地效飛行器專案。
像希臘,人家直接把島嶼租賃給徳北,作為愛琴海軍事基地。像巴爾幹群雄、意呆利、利比亞、法國,現在全都加入徳北陣營。
像擁有石油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已經出兵。葡萄國與鬥牛國本著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加上自身又是歐區聯盟成員,分別派出負責人,連夜趕往徳北,約見福爾曼議長。
與此同時。為了扼制徳北向西亞邁進,也為了幫盟友鎮場子,北美與木乃尹國、石油國、以色國,同樣展開地中海聯合軍演。
艦隊由北美駐地中海基地群,與三國海部構成,規模算不上龐大,但有北美的招牌在,依舊無人敢惹。
但隨著時間推移。徳北聯合艦隊,逐漸向北美聯合艦隊靠近。等雙方可以看到對方的船舷,互相發出警告訊號,徳北聯合艦隊忽然加速。
緊接著,基洛夫叢集不斷爬升……北美聯合艦隊指揮官知道,這是戰鬥型基洛夫隱身的前奏,下達鎖定目標、準備發射導彈的用時,聯絡北美軍部。
就在這時,五艘易北河級運輸艦,莫名其妙的衝在最前面。泰伯利亞級驅逐艦的反潛直升機、無人機,也紛紛鎖定北美的兩艘潛艇。
北美聯合艦隊指揮官,飛快將遇到的狀況傳達給北美軍部,放下電話之後,命令艦炮對準強行衝過來的五艘運輸艦。
然後發現,上面站滿了三哥大兵和倭島自衛隊。
“將軍,他們在靠近蘇尹士。”
“攔住他們!”命令下達,木乃尹國、石油國、以色國的大小戰艦,迅速變陣,猶如一字長龍,橫向排列在蘇尹士與地中海的交界處。
不曾想,三哥大兵和倭島自衛隊,已經換乘兩棲登陸艇,以飛一般的速度,穿過戰艦與戰艦之間的縫隙,甚至憑藉地效飛行器的優勢,跨越低矮艦船,湧向蘇尹士運河。
北美聯合艦隊指揮官不明所以,也不敢貿然攻擊。畢竟這是友軍。就在這時。
飛快爬升的戰鬥型基洛夫,忽然急速下降,並拋下一根根鋼纜。緊接著。
三哥大兵、倭島本土自衛隊,借住徳北獨有的‘彈射爬鉤’,以及地效飛行器提供的高度,跳躍向失去動力後,堵在蘇尹士運河中的50萬噸巨型貨輪。
當北美聯合艦隊與徳北聯合艦隊,即將船頭碰船頭。巨型貨輪在提前準備好的三艘拖船,以及20艘基洛夫飛艇的拖拽下,開始向紅海方向緩緩挪動。
兩岸居民,包括困在此地的船員、富商,發出震天歡呼。即便木乃尹國的大兵,也高舉突突突,為此大聲喝彩。
蘇尹士被堵,木乃尹國的經濟損失慘重,現在河道被強行疏通,意味著木乃尹國再次有了一筆大收入。
因此,當徳北聯合艦隊的17艘1.86萬噸泰伯利亞級驅逐艦,頂著北美五艘老掉牙的7000噸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向蘇尹士快速挺進的時候,木乃尹國的戰艦,不由自主的向兩側散開。
而石油國屬於西亞聯盟,以色國也對徳北心生懼意,加上北美軍部沒有任何回應……北美聯合艦隊指揮官,為了儲存實力,被迫下令讓開海域。
如此,徳北聯合艦隊順利進入蘇尹士運河。跟在後面的意呆利海部主力,長期懾於北美的淫威,沒了痞子模樣。
但利比亞不一樣,卡菲扎大叔不僅不怕北美,甚至敢罵北美,其倆兒子,更不慫北美。
此次迫使北美讓路,新組建的第一海軍氣勢如虹,擺出勝利者的姿態,絲毫不顧及擦槍走火,放了一路子小型飛彈,炸出一片片的海鮮。
等輪到琺國航姆叢集出場……說出來可能不信,雖然這不是戰爭,但這卻是琺國近百年來,首次沒有投降,就獲得的勝利。
琺國大兵們昂首挺胸,站在1.86萬噸的泰伯利亞級驅逐艦甲板上,俯視著乘坐老破舊7000噸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北美大兵,一路南下。
驀然。琺國艦隊負責人,悠悠發出一聲嘆息,
“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北美艦長臉色一黑,將其面孔,深深烙進腦海。
……北美,華頓盛。此時正值傍晚,地中海衝突的訊息傳到五角樓,又擺放在小布辦公桌前。
攻擊徳北與否,不是北美軍部說了算,也不是小布說了算,更不是北美國會說了算,而是大夥一起決定。
從大澤返回的雷蒙,選擇了否。因為去這一趟,雷蒙並非沒有收穫。至少從徐飛的態度上,掌握了徳北是否擔心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