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爛與比利時之間的多佛爾海峽。

波濤洶湧的海面上,五艘1.86萬噸排水量的泰伯利亞級驅逐艦,兩前一後一左一右,間隔5海里,拱衛著一艘堪比小型航姆,排水量卻高達8.8萬噸的維拉迪摩指揮艦,噼荊斬浪,一路向南。

六艘戰艦頂端,六面黑白交織的鐵十字軍旗在狂風中獵獵作響,像極了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魔鬼在慘嚎。

比利時海軍見狀,退避三舍。

英格爛皇家海軍見狀,如臨大敵。

下一刻。

十艘戰鬥型基洛夫,猶如遨遊天際的大鯊魚,咧著森然大嘴,獰笑著鋪天蓋地而來。

英格爛皇家海軍退避三舍。

徳北鐵十字艦隊,十分順利的進入英吉利海峽。

來來往往的貨輪、油輪、遊輪,包括琺國戰艦,彷彿被按下暫停鍵,紛紛拋錨停車,集體行注目禮。

徐飛站在維拉迪摩指揮艦的船首,藉助望遠鏡,十分愜意的環顧四周,頗有些關二爺征戰白馬坡,視敵軍如土雞瓦狗的感覺。

「這才叫大國風範。」

「也不知道咱老家,啥時候可以做到這般。」

隨後對著指揮室擺擺手,示意演習結束。

剎那間,驅逐艦中,已經開啟的導彈發射井,陸陸續續關閉。

維拉迪摩指揮艦中,已經鎖定英格爛兩艘航姆的2枚V3x火箭,在機械臂的操作下,解除安裝無畏級彈頭,再次躺平入庫。

同時,眾多雷達裝置不再對準英格爛皇家海軍,改為滴熘熘的旋轉。

徐飛喚出半透明頁面,調出維拉迪摩指揮艦的武備。

舾裝是個大工程,包括船裝、機裝、電裝、動力裝置、控制裝置、管路系統等等,涵蓋裝置、管系、通風、電氣、鐵舾、內舾、武器等方面。

粗略算算,至少涉及300個專業。

換作外界造船廠,建造船舶主體耗時三年,舾裝至少需要五年。

而一艘戰艦的效能,也主要體現在舾裝方面。

像眼前的維拉迪摩指揮艦,舾裝後,與之前的「毛坯」完全是兩種事物。

除了更復雜的雷達系統,其左右兩側各有4對,總計16枚V3x火箭,前後各有五座12聯裝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三座12聯裝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兩座海對地導彈發射井,以及穿插了兩座75防空火炮,以及三座末端攔截近防炮。

這些武備所在區域的甲板下,整整齊齊全是彈藥庫。

可以說,8.8萬噸排水量,除了自重,幾乎全用來裝導彈。

因此,維拉迪摩沒有主炮。

徐飛認真想了想,既然這是旗艦,作用類似航姆,每次出行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驅逐艦當護衛艦,確實沒有必要安裝主炮。

並且,非主要模組中有個「飛彈」,採用6x6佈局,猶如一箱二踢腳,規格可調,如果對付小目標,完全可以架起來,對準目標來幾箱。

當然,泰伯利亞級驅逐艦作為主力艦,肯定擁有主炮,並且是兩座165、70倍口徑的高射速艦炮系統,用於支援登陸,或艦炮對轟。

也因此,泰伯利亞級的防禦,遠超維拉迪摩,舾裝之後,遠遠望去猶如瘦身之後的龜背,又有點像披上一層反應裝甲。

「1.86萬x5艘,等於9.3萬噸。」

「加上8.8萬噸的指揮艦,總計18.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