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的底盤,決定了轎車的檔次。

一輛轎車,行駛是否平穩,制動是否靈敏,操控是否順暢,傳動是否及時,跑起來是否有噪音,全跟底盤有關。

徐飛第一次試驗失敗後,按照機械工程師提供的引擎佈局,藉助基礎生產線,再次製造多款大型發條汽車。

隨後拆除外殼,啟動戰車碾壓……

忙活整整一上午,最終獲得一套還算滿意的半成品。

與戰車那種鐵皮櫃子底盤不同,它是一套高錳鋼合金構成的‘工’字型金屬架。

由於採用全時四驅方案,‘工’字的前端叫轉向驅動橋,後端叫驅動橋,中間叫傳動軸。

按照機械實驗室設計的‘懸架’方案,其借用恐怖蜘蛛的機械腿構造,前後均採用五連桿+戰車火控系統中的穩定裝置。

比如轎車高速行駛,猛地左拐,或者猛地右拐,四個輪子在橫向穩定杆,和獨立懸掛的作用下,不斷變換姿態,令車身猶如雞頭,無論怎麼跑,始終處於同一水平,避免側傾風險。

按照基礎生產線自帶電腦給出的模擬資料,麋鹿測試90km/h,直接秒殺了世界第一的雪鐵龍V6,85km/h。

不過,徐飛也是最近才發現,基地電腦具有一定欺騙性。

像組裝版M8的引數,跟灰熊戰車一模一樣。

但兩者對戰,灰熊戰車怕不是能打五輛M8。

尤其‘飆車式射擊’環節,組裝版M8在大馬操縱下,竟然崩出好幾個螺栓,炮塔也歪了……

所以,汽車底盤模擬測試的資料,只能參考。

真正效果如何,需要實測。

中午吃倆包子,眾人繼續忙活。

有了底盤、懸架,接下來就是設計輪轂、輪胎,測定直徑、胎壓、截面、抓地力……

另外,1號機械實驗室設計‘爆破氣囊’,先拆卸恐怖機器人,從超大號~中,提取微量詐藥,再利用纖維材料,製作可壓縮的安全氣囊……晶片激發後,詐藥燃爆,令氣囊瞬間膨脹。

不過,製作出來,還需進行各種碰撞試驗,此事稍後再議。

2號機械實驗室設計檔位、中控臺外殼……

1號電氣實驗室設計電路、音響、燈光……

2號電氣實驗室,拆卸戰車電臺、製作播放器……

未入駐機械實驗室的工程師們,則拆卸其它恐怖機器人,整合雷達和紅外裝置……

由於只製造一輛樣車,所有專案進行的飛快。

短短不到一小時,徐飛便獲得一輛醜陋的框架版紅旗。

目前尚未設計車身,暫時沒有長寬高的資料。

但根據底盤的規格推測,長不低於6米,寬少說2.1米,高怎麼也會達到1.6米。

搞定以上這些,接下來進行碰撞試驗,測試框架吸收能量的上限,以及安全氣囊的保護效果。

測試分兩個環節。

一是主動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