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結束通話電話,很快收到自家工程師發來的郵件。

附件中的內容,與之前所述相差無幾。

北美鐵塔公司原本是北美廣播的子公司,96年獨立出去後,憑藉貸款建造許多通訊鐵塔、電力鐵塔,逐漸有了如今規模。

註冊資本8億富蘭克林,負債9億富蘭克林,目前股票市值不到3000萬富蘭克林,足夠滿足海外企業投資華夏實業的標準。

至於為什麼負債那麼高,卻沒有破產。

鐵塔是一個長期收益專案,前期砸進去一大筆貸款,後續只需等著廣播公司、電力公司上門租賃即可。

令徐飛疑惑的是,僅2000座鐵塔,就令其擁有8億富蘭克林的企業資本,即便北美金融玩得再好,即便實繳資本有可能小於註冊資本,也不應該達到這個數。

像自家即將鋪設完成的電纜,一座中小型鐵塔報價20萬紅鈔,安裝5000紅鈔,總投資不超過21萬紅鈔。

假設建2000座,總投資4億紅鈔,也不過4800萬富蘭克林。

兩邊相差足足二十倍!

徐飛想了想,登入論壇,釋出‘北美那邊的鐵塔,造價都很貴嗎?’

片刻後,下方出現評論。

一樓:“北美地皮貴,人工貴,建材價格貴,造價應該不會低。”

二樓:“只談人工,在國內隨便找幾個土木施工員,再租一輛吊車,半天就能搞定,費用不超過5000。但在北美,土建施工需要專業工程師,另外需要安全監管、技術指導,以及各部門審批,等到安裝,鐵塔過稱,論噸或者論米計算施工費,粗略算算,一座鐵塔至少安裝一週,總人工費用不低於5萬富蘭克林。”

三樓:“實話說,各國鋼材價格相差不多,但論建材,國內鐵塔鋼樑的每噸售價,別說低於造價,甚至比廢鐵都便宜,最近聽說北方有個外企玩具廠的大老闆,給東山萊鋼下了一批價值千萬的鋼樑訂單,每噸價格200塊,每斤價格1毛,卻激動的當地領導連夜舉辦慶祝會,你們敢信?”

徐飛:“……”

四樓:“字太多,換個層。而在北美,鋼材價格略高於國際報價,加上生產、運輸、檢驗等費用,建材造價卻要翻上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按工程師預估,僅鐵塔自身的採購價,應該不低於30萬富蘭克林。”

五樓:“從電話費就可以看出鐵塔造價的差異,國內電話每多分鐘兩毛五,那邊電話費每分鐘約合三塊紅鈔,而簡訊,每條0.2富蘭克林,換成紅鈔一塊五六。通訊公司定價這麼高,跟鐵塔租賃費用離不開關係,而租賃費那麼高,跟鐵塔造價離不開關係,鐵塔造價為何高,樓上網友已經解釋,總的來說,那邊消費水平高。”

“這麼說,收購北美鐵塔公司,不止坐實TEP,還有可能給自家帶來‘暴利’。”

徐飛關掉論壇,陷入沉思。

這個暴利,並非利潤。

而是完成收購後,安排大量工程師過去,藉助電廠模組中的電塔,瘋狂給北美鐵塔公司增資擴產,瘋狂抵押貸款。

更甚至,把鐵塔鋪滿全球!

不過,工程師提醒,TEP負責人必須是北美面孔。

這讓徐飛想到‘營地模組’中的‘間諜’。

對應遊戲,這個單位應該可以替換敵對單位,並偽裝成敵對單位。

“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啟用。”

“另外,這麼賺錢的專案,必須投。”

“可我去哪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