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成見決定立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人就站在樹蔭下談話。
“關於李涼玉工作室發起的公益活動,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不僅僅是資助家境困難的學生嗎?”沈嘉木問。
“是的,當然我是後來才聽陳總認真闡述的原因,他說他認為其實現今的福利體制已經十分完善了,哪怕是家境再困難的孩子,也不會失學,至少都會進入學院接受十二年的基礎教育,只要考過了學府的專業試,還能享有兩年免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如果助學資金只以家境為標準,其實失去了扶助學生的真正意義。
因此,他們會在家境困難的學生中,挑選在某一方面富有極高天賦的人,讓我們這些學生接受父母以及福利體制無法提供的優質教育機會,培養我們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
“當初接受李涼玉工作室資助的學生共有三個?”
“我、阿期,還有帆舞,帆舞在音樂方面天賦出眾,但她的父親身患重病,她本來沒有機會接受更專業和系統的音樂教育。”
卿生問:“蘇小姐和張帆舞之間存在矛盾嗎?”
“沒有矛盾。”宋促吸了口煙:“我們三個是同齡人,出生在不同的城市,因為獲得了資助才被接來申江,起初時一直在申江最好的學院讀書,我們是在學院寄宿,週末才會一同到李編的家裡,我們有共同的幸運,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好朋友。”
“張帆舞自殺是怎麼回事?”
“她承受的壓力太大了,在各大賽試中她都要求自己必須獲得最好的成績,有一年她為了去燕平參賽,甚至沒有來得及趕回去見她父親的最後一面,父親的病故,親戚們對她的指責,讓她既痛苦又自責,我們當時誰也沒有意識到她已經患了抑鬱症,我們只看見她仍然刻苦努力的在學習。
可是,在五年前的江戶鋼琴大賽上,帆舞沒有斬獲任何一個獎項,回國後沒多久,她就跳樓自殺了,她的遺書上只有兩個字,抱歉。”
沈嘉木這時也拿出了他隨身攜帶的電/子煙,陪著宋促一起吸:“你對陳琳的感觀彷彿不是太好?”
“其實我從小就不是個乖孩子,老是跟爸媽頂嘴,我多少也有些自負吧,認為我有能力自主我的生活,就連上課時我基本都不會聽老師怎麼講,靠的自學,陳總的確很關心我們,但我其實很牴觸他對我的種種安排,但他失蹤了,我也很願意配合警方儘快破獲這個案子。”
“你顯然不認為李涼玉具備殺人動機。”
“阿期她對李編有成見,但我沒有,那時候我們三個孩子週末去李編的家裡,她有空的時候會親自下廚,她對我們噓寒問暖,關心我們這麼小就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在學校寄宿會不會不習慣,她不會給我們增加壓力,而且她還記得我們的生日,我們三人,每一年生日都會收到李編的生日禮物。”
因為對李涼玉更有好感,宋促主觀認為她不是兇手。
“可是蘇小姐為什麼沒有感覺到李涼玉的關心呢?”卿生問。
“阿期是孤兒。”宋促說:“她很敏感,性格也很孤僻,她曾經跟我說過像李編那樣的人,他們的善意其實不是對人,更像是對寵物的溺愛,用這樣的方式博得富有愛心的名聲。真正關心某個人,不是溺愛而是鞭策和督促,因為一個人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享有富足的生活,所以她覺得李編的善意是虛偽的,她很敬重陳總,把陳總視為長輩,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
當結束詢問,沈嘉木和卿生趕回九曲,卿生問:“為什麼兩年前,地方警署沒有調察過宋促三個受助人的詳細履歷呢?”
“張帆舞已經去世了,她肯定不具嫌疑,蘇期頤也具備不在場證明,當時她正在研究一個課題,陳琳失蹤那天她一直和她的導師在視訊通話,沒有離開過她住所的書房,而蘇期頤還是宋促的時間證人,當時他們已經同居了,她證明宋促也一直在家中,直到去上夜班……宋促當時就在羅剎源野生原林供職,7月13日晚上他到職後,值班一週才回申江,他不是一個人值班,不可能分身去平江。”
卿生有點不瞭解羅剎源野生原林是個什麼地方,她正想去網上搜尋一下,就聽沈嘉木更加詳細的解釋。
“羅剎源本來就是片原始森林,後來被劃為了野生動物生活區域,沒有對外開放,不允許遊客進入,有不少珍貴的野生動物都被遷移至羅剎源林區,在這裡它們完全不會遇見捕獵者,整個林區為了維持生態,除了林區外的工作站,沒有安裝任何電力裝置,監測野生動物的狀況靠的是無人機間斷性拍攝,同時,為了不讓某些珍貴動物被其餘動物獵殺,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林區的生態平衡,工作人員會定期投餵活的家畜給那些兇猛的野獸。”
“宋促就是從事這樣的工作?”
“你也別小看了這份工作,操作投餵飛行器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觀測野生動物的狀況更加需要對各類動物的瞭解,才能做出專業的判斷,宋促的專業其實和動物毫無關係,而且要考取特殊飛行器的駕駛證書對普通人來說不是易事,宋促能透過面試,成為羅剎源工作站的職員,已經很了不起了。”
“可是他還是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