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監控下的吻別(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人正在經過文學院講師米行舟的別墅,鐵質柵欄式的院門關閉著,透過柵欄的縫隙能看見兩個器佣正在負責清掃庭院,跟李涼玉曲逕通幽的園林式庭院不一樣,米行舟的庭院顯得很開闊,更偏向西式風格。
“陳琳好像的確刻意在強調李涼玉的挑剔,以及他對李涼玉的千依百順關懷體貼,鄰居們都知道李涼玉對食材要求很高,不滿足器佣的服務,只有在陳琳的照顧下李涼玉才能心無旁騖的創作,換句話說,陳琳在強調他的價值。”
沈嘉木抱著胳膊,放慢腳步:“但這好像不是事實,因為李涼玉經常和陳琳分居兩地,她並沒有親自採購食材的習慣,她甚至從來沒有僱請過料理師、生活管理師一類的職員,家務事多賴於器佣。”
“陳琳的這種心態我覺得其實也不算十分古怪。”卿生說:“因為就算在現代,大眾普遍仍然認為在家庭的組成中,男性應該具備更好的經濟能力,當然這種觀念並不足以導致現實中完全不存在女強男弱的現象,可因為這樣的觀念,往往會對陳琳這樣的,事業遠遠不如妻子的丈夫形成心理壓力。
陳琳覺得自卑,就會在意他人的看法,因此他才會刻意在他人面前強調他對於他的家庭而言,也具備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沈嘉木皺著眉頭:“我接手過不少案件,瞭解到很多夫妻感情破裂,誘因往往是其中一方因為跟不上另一方的腳步而心生自卑,隨之產生的將是多疑、妒嫉、甚至導致家庭暴力。”
“你不會認為李涼玉遭受了家庭暴力吧?”卿生停住了腳步:“嘉木,你會不會過於篤定李涼玉就是兇手了,因此你現在想要先確定她的動機。”
“李涼玉沒有受到暴力傷害的入院記錄,而且如果她真受到了丈夫的毆打,作為家庭裡的強者,她只需要提出離婚,舉證並不難,無論是法律還是輿論都會偏向李涼玉,她沒有必要殺人。”沈嘉木說。
但他的眉頭並沒有鬆開:“我在想李涼玉如果是兇手,動機無非出於兩點。其一,陳琳出軌,李涼玉因愛生恨;其二,李涼玉出軌,但陳琳有她出軌的把柄,李涼玉為了維護自己良好的社會形象,又實在無法繼續忍受這段婚姻,為了擺脫陳琳而行兇。”
卿生有些明白了:“無論動機是什麼,前提是兩人的夫妻感情已經破裂。”
可別說破解李涼玉的殺人方法,就連這個假設的前提,實際上他們都找不到任何證據證實。
當回到九曲鎮大宅時,沈嘉木才和李涼玉的近鄰米行舟聯絡,但在通話時沈嘉木並沒有多問什麼,只是約好了面會的時間——米行舟的長住地在燕平,距離申江千餘公里,雖然現在交通工具便捷,可這天卿生已經不夠時間飛去燕平跟米行舟面談了,沈嘉木覺得卿生那種感性的直覺,也許會發現一些被他忽視的細節,他認為卿生應該參與和米行舟的面談。
三點前的一段時間,沈嘉木和卿生共同觀看了兩年前,李涼玉和陳琳從抵達慕容區別墅,到7月13日這段區間,公區監控拍到的所有影片資料。
他們抵達別墅的時間是兩年前的6月17日,因為是乘坐的計程車,所以並沒進入地下車庫那個入口,是直接到了庭院門前,公區監控不能拍到院門區域,但拍到了計程車駛過時的影像,放大影像並定格,可以看見李涼玉和陳琳並肩坐在後排,計程車沒有司機,現代絕大多數的計程車都不配備司機了,乘客如有特殊需要必須提前預約司機。
陳琳倒是幾乎天天都會出外散步,公區監控留下了不少他的影像,李涼玉出門的次數並不多,而且出門時著裝都挺正式,應該是接受鄰居邀請去參加聚會。
兩人一同出門時,李涼玉會挽著陳琳的胳膊,偶爾也會交談,李涼玉跟陳琳說的是鄰居們的情況,陳琳問起過米行舟這個鄰居,李涼玉也解釋了米行舟不在平江長住。
有一回他們遇見了某個鄰居,陳琳跟鄰居很寒喧了一陣,他在感謝鄰居們對李涼玉的照顧,那鄰居說其實李涼玉多數時候都宅居家中,開玩笑道別講照顧了,想更親近些都沒機會。陳琳笑著說李涼玉是太醉心於工作了,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其實犧牲了很多生活樂趣。
關於陳琳撿拾楓葉打算作成書籤贈送鄰居的細節也被公區監控拍到了,他那回是跟鄰居們聊著環保的話題,跟著聊到一些典籍,陳琳很認可典籍裡提到的,應當珍惜自然饋贈的觀念,鄰居恭維陳琳學識淵博,且的確是個風雅人。
6月26日晚,李涼玉的車經過公區監控時停下了,不多久陳琳出現在監控畫面,他交給李涼玉幾本書,兩人有過交談,應當是李涼玉急著去書家鎮,剛出門就發現遺落了幾本必須的書籍,於是聯絡陳琳給她送來。
李涼玉還下了車,親吻陳琳,柔聲說:“這段時間需要辛苦你了。”
隨後李涼玉就乘車離開。
李涼玉離開後,陳琳更加頻繁地和鄰居們交際,他甚至還發起了一個小聚會,招待鄰居們到家中晚餐,關於聚會的詳情沒有被攝錄,但陳琳親自去送請帖的行動被公區監控拍了下來,有個鄰居是他在路上遇見的,所以把請帖直接交給了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