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86章 不一樣的涔沂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莫勿多少有些沮喪的。
“我第一次來這裡時,就是住在陳叔家裡,那時這裡還不是民宿,當時我是真正意義上的寄住,小陳在長平打工,這個村子裡的年輕人基本都在外地,但小陳和其他的年輕人不同,他是這個村子唯一考上大學的人,陳叔當時沒想過讓小陳回老家來。
直到涔忻山的冰洞被開發出來,漸漸的有了遊客,小陳乾脆辭職帶著積蓄把家裡的空房裝修為民宿,也是這個村子裡第一家民宿,因此我回回來都是住在這裡。
你說冉秋鴻的日誌裡曾經提到過涔沂山,我以為她肯定穿越來過這裡,但如果她真把線索留下,也只能是小陳家,可無論是陳叔還是小陳都沒見過她。”
說這話時,莫勿和卿生已經跟陳叔一家吃過了家常便飯,而這家民宿裡還有幾個遊客住著,都是些自駕前來的年輕人,涔忻山冰洞夜間是不開放的,年輕人們就在院子裡聊天,莫勿和卿生站在三樓的陽臺上,莫勿背靠柵欄,他的頭髮被風吹得略亂,彷彿連頭髮都顯示出了焦慮的情緒。
“冉秋鴻還挺喜歡寫日誌的,可日誌裡都沒有提及穿越的事,我也是知道這趟行程會有涔沂山,才有針對性的搜尋了她有關涔沂山的內容,可以肯定的是她來過這裡,而且不是在百年後,因為百年之後並沒有涔沂山此一地名了。”卿生說。
一百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像仁愛鎮已經更名為河集鎮,武陵城已經更名為武源鎮,涔沂山在百年後也已經更名,縱然是還可能察到涔沂山的舊資料,但如果冉秋鴻只是在百年後到過,她為什麼要在日誌中寫下這個舊地名?
卿生又說:“日誌裡並沒有提及涔沂山最出名的冰洞,提及的是情人谷和母海等幾個湖群,但你說無論是情人谷還是那些湖群,附近都還沒有民宿、客棧,我想,會不會是冉秋鴻來這裡的時候,不是百年後,也不是現在。”
莫勿微微蹙著眉頭:“你的意思是,她來這裡的時候是現在與百年後這段期間?”
“她哪怕在涔沂山見過你或者我,也應該不是在冰洞及這家民宿,她的那篇日誌其實以抒情為主,並沒有詳細描寫風景及人,我想就算是她留下的提示,也應當和線索無關。”
“母海我知道,也到過,情人谷也是涔沂山脈一處景點,不過我沒去過,一般去情人谷的遊客都會住在縣城,如果冉秋鴻是在日後見過我到情人谷,她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把線索留在情人谷的關聯地。”莫勿眉頭蹙得更緊了。
因為這趟旅行,對於如何終止卿生的穿越,看來毫無寸進。
倒是卿生想得開,第二天下午她興致勃勃的去逛了冰洞,雖然說五月的涔沂山還讓人感受不到暑熱炙浪,但甫一入洞,仍覺有如踏進了兩方天地,哪怕T恤上套了羽絨服,雙手也籠上了厚手套,可擋不住的寒意還是往面板裡浸滲,人工搭建的金屬梯像鑿進了洞穴/裡,厚厚的冰層簡直不可思議。
“其實在我來這裡之前,當地人很多都知道這裡有個冰洞,但他們沒有裝置,不知道冰洞有多深,而且還懷疑這冰洞裡住著什麼怪物,否則不可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寒意,我是聽陳叔講的有這麼一處洞穴,做好準備進來探秘才發現是個萬年冰洞,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其實也是奔母海的。”莫勿在卿生的身旁,帶著她一路往洞穴深處走去。
巖壁上形態各異的冰柱冰花,如此一個晶瑩剔透的“世界”,哪怕卿生已經看過了不少張照片,但一步步的,仍然讓她歎為觀止。
這是莫勿發現的“世界”。
或許這個“世界”一直未曾聞名遐邇,現在、將來,都只是少數的人知聞,他們也並不關心冰洞的發現者是誰,所有的感慨只在於這一地質奇觀……
於卿生而言,這才具備特殊意義。
“我其實發現這冰洞時,最先想到的就是你。”
當再次的站在夕陽下時,莫勿將裝著兩件羽絨衣的揹包斜挎,他歪過頭看卿生,她髮鬢上的霜花很快的融化了,鬃角彷彿透亮,莫勿就不想跟往常一樣的微笑了,不想被誤解成玩世不恭。
“我當時很驚喜,可惜進洞之後手機沒有訊號了,冰洞沒經開發裡頭沒有光帶,也拍不出清晰的照片,那時候我真的在想,要是許卿生也在就好了,她一定會說,‘厲害了莫勿,你居然能發現這麼神奇的地方’。”
可是後來他並沒立即告訴卿生這件事。
不是忘記了,是後來連自己都不再覺得驚喜,漸漸的有很多人知道這裡,這裡於他而言就成了科目和課題。
到現在想來還是惋惜的,最驚喜的時候,沒有分享驚喜的人就在身邊。
不過莫勿就是莫勿,他總是能自己發覺驚喜的。
“回回來看母海,其實都是和學生一起來,楚小嵐他們覺得沒意思,我也懶得攛掇他們,我還沒去母海露過營呢,這回倒是有了機會,母海那一片,無論是元池還是暖海,都是絕佳的露營點。”
在涔沂山脈,幾個湖泊是從古至今形成,綠洲圍著湖池,湖池照著雲天,到傍晚夕陽就像在天水之間一片燃燒,世界於是燦爛,風從遠處來,把紅茶的香氣變得濃郁,手裡的一杯溫暖,久久不捨放下了。
兩個人的露營,飲食很簡單,有月亮升起來的時候,能聽見隔著水傳來的,另一些露營人的吉他和歌聲,卿生一直在畫她的畫稿,不知不覺間,抬頭已見滿天的星辰。
曾經,在手機屏上看過的星空。
鬼使神差的,卿生翻看她作品的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