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80章 看一場眼睛裡的焰火(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迷失樂園回酒店,有很多交通工具可以選擇,卿生都已經走向了觀光車,但莫勿拉住了她的手腕。
“好久沒騎腳踏車了,試試?”
卿生一點都不想回想關於學習腳踏車的慘痛記憶。
她之前認為這是一項只要有人教就能學得會的技能,事實卻是當莫勿這個“老師”手把手的教導時,卿生動手時腳就不能動,腳一動車就先往下倒,折騰得兩個人都是滿頭汗,到底還是摔了,她的手差點摔斷,還差點把莫勿的腿砸斷。
這種操縱交通工具一類的技能對卿生來說太難,她放棄學習。
但莫勿卻直接推來了一輛腳踏車,他拍拍車後座:“來吧,我的技術應該還沒退步,保證不摔。”
卿生只能側坐,從前的習慣一下子就當腳踏車緩緩行駛時被喚醒了,她依然還是小心的拉住莫勿的衣襬,她還是能感覺到清風吻向腳踝,他們在晚風裡,時間像被晚風逆向牽引,往日歲月撲面而來,心跳得有些急促,那些被埋沒了很久的心事,是真的已經重生出嫩葉,這時在從眼睛照入心田的月色裡,招搖伸展。
在牡丹園的第三天,去的是最熱門最受歡迎的分割槽——魔幻之都。
通俗的講這裡就是遊樂園,不過是以各種刺激專案為主,森林山車、太空漫步、時空大擺錘等等專案讓人驚呼連連,導致當滿園燈火輝煌的時刻,卿生跟著莫勿走進那個巨大的摩天輪的座艙時,聲音都已經嘶啞了。
喝了半杯冰紅茶,喉嚨才終於覺得有點滋潤了。
卿生卻覺得興奮勁還沒有完全下去,她其實並沒有去過遊樂園這樣的地方。
媽媽有心臟病,像過山車、海盜船這類驚險的專案別說陪卿生一起玩,哪怕是站在底下看都有莫大的風險,外公、外婆畢竟上了年紀,他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陪卿生去遊樂園,同學們相約著一起去,都被卿生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了,那時的她還無法豁達的處理一些人事,她不願意目睹別的孩子與父母其樂融融。
但其實卿生很想去一次遊樂園,這似乎早就成為了她心中的一種執念,執念被她鎖進日記本里,她想有一天,當她確定遇不見個合適的人,她應當會領養一個孩子,她肯定會陪孩子去遊樂園,同時也就能滿足自己的執念。
其實這個時候遊樂園里正在進行一場巡演,但莫勿非要來坐摩天輪,卿生在吃和玩這類事情上從來都是聽從安排的,她不堅持去看巡演,可摩天輪的坐艙裡,懸掛著的顯示屏正在直播巡演現況,金色捲髮的“小女孩”擦亮手裡的火柴,白髮的“奶奶”就翩然而至,有小矮人送來水晶鞋,讓女孩換下腳上穿的大拖鞋,女孩拉著奶奶的手登上花車。
“許卿生,我可還記得的,你說你看賣火柴這個童話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雙大拖鞋,所以你總想把水晶鞋讓她穿上,這樣小女孩就能實現她的願望了。”
為了看巡演直播,莫勿順理成章和卿生“排排坐”,這個時候他碰碰卿生的手肘:“說,你和巡演策劃是不是認識的,串燒童話的創意是你提的吧。”
卿生自己都忘了她說過這話,她很懷疑:“我這麼害怕穿高跟鞋的人,怎麼可能會認為水晶高跟鞋這種東西能實現願望呢?”
“我不可能記錯,因為我還記得我當時看你在數學課上看課外書,搶過來一睹為快,我跟你說賣火柴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隻烤鵝,胖子就聽見烤鵝兩個字,轉過頭問我要烤鵝吃,他目標太大,被黃閻王給發現了,我們的書都被沒收了,你急得直哭,說書是在學校門口花錢租來的,後來我去把書給偷了回來,你還在辦公室門口幫我望過風呢。”
偷書的事卿生倒是記得的,但她沒有再多回憶。
有一些人會拼命溫習記憶,有一些人卻畏懼陷在回憶裡,她知道她每當回眸,就能清楚看見舊時光裡的自己和某人,根本無需格外的去珍惜,她所經歷的美好的一切,都是和他密切相關的。
座艙在升高,比燈光還高時,月色就變得清亮了,卿生看著月色,莫勿看卿生的黑髮,記憶裡某個中午,突然風雨大作,他才迷迷糊糊的趴在課桌上睡著,就被風雨吵醒了,他看見窗臺已經被淋溼了,探身想關上窗,卿生的髮絲就掛在了他的襯衣紐扣上,他笨手笨腳也輕手輕腳的解了很久,那時候的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如此溫柔的對待一個女孩。
“許卿生。”
莫勿靠著椅背,舉手,枕著後腦勺:“我現在不問你,你都不會跟我說案情進展了嗎?”
不是因為安靜讓人難勘,更不是因為無聊,莫勿其實還挺享受這麼小的空間裡,曖昧的氣氛時隱時現的感覺,但他更想和卿生談起這個時空,唯有他知道的關於她的秘密,和一個人如此的親近,唯有和這個人如此的親近,就足夠讓他歡喜雀躍了。
“並沒有進展,覃舒然還是不肯供出同謀,我們雖然調取了她的通話記錄,但並不知道通話的詳情,光只是拿通話記錄質問同謀,隨便找個藉口就能應付過去了,覃舒然不說實情,周琛根本就不知道實情,現在我們無法對同謀採取強制措施。”卿生說。
莫勿略考慮了一下:“我找了熟人略諮詢了一下,他說像覃舒然這種情況,抑鬱症的症狀其實並不過於強烈,因為覃舒然很明顯會對別的人產生依賴心,她並不厭棄自己,她對生活還有期望。覃舒然幻想出一個九月陽子,她在網際網路上用九月陽子的個性/生活,這樣的行為更像是有某種人格障礙,她渴望虛擬的人格,現實中卻無力改變自己。
但我現在還是要說抑鬱症的症狀,受抑鬱症困擾的人,就算還沒有嚴重到產生厭世這種極端心理的地步,但他們通常都會有自我厭棄的心態,同時產生的就是自責、愧疚等等心理,他們很難再對別人產生信任感和依賴心,就算接受了心理疏導,自我厭棄的心態得到改善,種種壓力得以減輕,但他們對患有其餘心理病症的人一般來說都會產生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