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對方居然敢質疑闡教教義,對闡教聖人不敬。

憤怒之餘。

太乙便欲出手教訓對方,膽大妄言。

“師弟,住手。”

“論道而已,對方不過是不明闡教教義,才有此疑惑而已。”在太乙欲出手之際,十二金仙之首的廣成子,現身在兩人中間。

責令太乙返回浮島後,廣成子對著燧人氏一禮後。

接替太乙,解釋道:“誠如道友所言,天地生育萬靈,本無無高低貴賤之別,吾闡教也無將生靈以此區分之意。”

“然則生靈各有缺陷,受自身缺陷所束縛,不能明悟至理。聖人有感生靈如此,時常惋惜,卻不想被世人曲解。”

廣成子這一番話。

既完美的回答了燧人氏疑問,也間接的挽回了闡教的聲譽,讓一些只曾耳聞,不曾親眼所見的散修,大大的改觀了對闡教與闡教聖人的印象。

高臺之上。

元始聽完廣成子的回答,也難得露出一絲微笑。

“上仙此言,雖說有理,然在下還有第三問,還請上仙解惑。”

廣成子的回答雖然看上去沒有問題,但燧人氏並未買賬,而是接著問出了自己的第三問。

“誠如上仙所言,生靈各有缺陷,致使洪荒無序。然聖人者,代天行道,無所不能,即知洪荒混亂之根,何不撥亂反正,招呼洪荒。”

問完自己的第三個問題,燧人氏昂首挺胸,眼神銳利的看向上方,聖人所在的高臺,等候等人的回答。

這個問題,燧人氏問的不是廣成子,而是聖人。

為了人族。

明知質問聖人的後果,但燧人氏依舊做了,替人族質問聖人的不作為。

見小小的人族,居然敢當著無數人的面,質問自己等諸位聖人,連同元始、老子等在內的諸聖,都不平靜了。

尤其是元始。

對方接二連三的針對自己的闡教與聖人,便與出手懲戒對方一番,讓洪荒眾人知道,聖人不可冒犯。

同一時間。

前來論道的散修,無不因為燧人氏的震驚言論而震驚,看向燧人氏的眼神,或佩服、或吃驚、或不解。

“多寶,你去解答他的疑問。”

見元始便與出手,通天適時地叫來多寶,吩咐多寶去解決燧人氏的問題。

多寶現身,先是對著廣成子與燧人氏一禮後,便從燧人氏的第一個問題,重新進行的了回答。

多寶回答的方式也許尋常論道不同,而是以舉例的形式,對燧人氏的三問做出瞭解釋,給在場的眾人一種全新的體驗。

在多寶的回答中,洪荒便如同一方池塘,眾生如同池中的生靈。

生靈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著各自的天命。而道,則以維持著池塘的可持續發展目的,使池塘不會因為生靈過多而崩潰,以及生靈相互鬥爭而導致生靈消亡。

而聖人在多寶的舉例中,便是道的代理者,替道管理整個池塘,平衡池塘內的一切。

但聖人不是道。

有著屬於自己的想法,雖然都屬於道,但又都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