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道的是,當初陳逢剛剛開始帶兵的時候,幾乎就已經不用再經過劉備了。

其他人也幾乎都是一樣。

而這樣的信任,幾乎讓每個人都會覺得,這不是自己最後一次的領兵機會。

更為關鍵的是,這種被信任的感覺還很不錯。

然後,所有被劉備委派帶兵的人,最終都是盡職盡責。

但是劉協呢?

他把一切都控制在手上,其他人下意識地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聯想,甚至於會覺得他早晚都會把兵權收回去。

一旦有了這種潛意識,李善等人還可能會盡職盡責嗎?

當然是撈個夠本了。

不然呢?

等到權利沒有了再去利用?

要知道,他們這些跟著劉協的人,那也都很久沒有接觸過權利了。

當他們覺得這是自己的一次簡短經歷之後,他們會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自然也就可以預測到了。

事實也果然如此。

李善剛開始帶兵的時候,雖然有些笨拙,但終歸來說,還是有幾分模樣的。

可是當劉協開始處處插手以後,他整個人就開始發生變化了。

先是向劉協申請了更多的欠條,之後又將這些欠條以三七開的比例轉給了一些豪族……

不出事才見鬼了。

順帶一提。

陳逢所說的李善等人害民事,便是因為他將欠條轉了出去。

為什麼?

因為那些豪族根本沒有人性的,當他們看到這筆生意可以做的時候,幾乎想也沒想就開始把欠條又給轉了出去。

就在這麼轉來轉去的時候,一張欠條居然成為了如同債券一樣的玩意兒。

這是讓陳逢完全沒有想到的。

當然,如果只是如此的話,他大概還是可以接受的。

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這些債券最終的重擔都落在了那些普通百姓的身上。

這就讓他無法容忍了。

因為這個時代的百姓,手裡根本就沒有多少錢,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根本沒有多少的存糧。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根本連一點點的抗風險能力都沒有。

而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債券向下轉移’,幾乎就是在要他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