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確實不怎麼好讀書,否則他也不至於連常平倉都不知道。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於常平倉制度,或者說物價制度的認可。

畢竟這本來就是好東西。不然的話,後來那個一超、多強當中的一超國家,也不會將它作為寶貝。

是的,你沒有聽錯。那個遠端‘養殖’大戶,光明正大的把常平倉這一制度當成寶貝確立了下來。

就在陳逢穿越之前,這個‘養殖’大戶還在繼續強調這一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農業發展、民生領域的指導意義。

可惜的是,就這麼一個好東西,偏偏卻是被歷朝歷代給玩崩了。或者說完全沒有當回事。

總的來說,也就只有剛開始……比如李悝變法、范蠡變法、管仲變法,以及桑弘羊變法時,這一制度才能平穩的執行。

但當這股風潮過去以後,人們很快就會選擇性的將它忘記掉,進而回歸老本行……圈地、兼併。

雖是如此,可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忘記,李悝、范蠡、管仲、桑弘羊等人變法之時,國家有多麼的強大。

陳逢所做的事,便是讓劉備清楚的知道,這一制度在歷史上面的地位。

“常平倉,竟有這般歷史?”劉備聽完之後就呆了,接著一拍大腿道:“子吉啊,你可一定要幫我將常平倉弄好。”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眼睛都在泛著激動的色彩。

換句話來說,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劉備察覺到了常平倉的好處,但是由於沒有參照物,所以他並不是太清楚常平倉有多好。

可陳逢偏偏把李悝、范蠡、管仲、桑弘羊等人給拉了出來。並且還跟他講述了,當百姓們吃飽了飯以後,對於國家到底是何等的驕傲,軍隊的戰鬥力又是何等的逆天。

最關鍵的是,陳逢還講述了這些人的變法風潮過去以後,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

“比如說桑弘羊,隨著他將平準、均輸等一系列的東西提出,大漢前所未有的強大了起來……可是,這股反噬卻來的很快很快。”

“在這股反噬過後,桑弘羊甚至落了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是他的辦法不夠好嗎?”

“顯然不是。”陳逢鄭重地搖頭道:“因為如果是他的辦法不好,孝武皇帝當初那麼多的征戰,估計再怎麼都不可能發動起來。”

“沒錢,沒糧,憑什麼發動征戰?”

“可問題在於,那些官員大部分都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匈奴被打敗以後,壓力突然消失,官員們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

“然後,他們就開始陰奉陽違了。”

“到了最後,隨著這些人的陰奉陽違,桑弘羊的許多辦法都變得不好了,最終便導致了鹽鐵議的發生。”聽到陳逢這麼說,劉備悚然道:“如此來說,子吉如果做了此事,豈不是很危險?”他顯然對於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

知道隨著自己的死亡,陳逢身上的保護色很快就會褪去。而到了那個時候,他也許就會如同桑弘羊一樣遭到反噬,乃至於被族滅。

一想到這裡,劉備渾身都不自在了。因為他是真的不想未來陳逢身死族滅。

否則的話,後世的人會怎麼看他?劉邦就只是殺了一個韓信,這麼一個合夥人,這麼一個王,後來都產生了不小的麻煩,乃至於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