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劉曄:該和談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你怎麼回來了?”
曹操當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不過相對於眼前的問題來說,他顯然更在意劉曄的突然歸來。
更關鍵的是,他並沒有聽到自己想聽的訊息。
簡單來說。
荀或,還沒死。
但劉曄卻已經回來了。
劉曄當然知道曹操指的是什麼,於是便拿出了一卷帛書,垂著頭雙手捧到了後者面前,“非曄不願做此事,實是曄剛出發之際,就得到了一個不太好的訊息。”
有一說一,劉曄還真不想做這件事。
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做了這件事,現在可能沒事,但是等到曹操一旦死了,那他可就有事了。
不論到時候繼承曹操位置的是曹丕還是其他人,他都會有事。
曹魏的下一代,沒有那麼大的威望。
簡單來說,一旦威望極大、作風霸道的曹操死了,曹魏下一代必然會繼續的樹厚恩、收人心。
當然,按照慣例,這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曹魏下一代被樹厚恩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會是曾經得到過荀或幫助,或者推薦的人。
這樣的一群人如果得到了更高的位置,更大的權利……
恰好又有一個報答荀或恩情的機會就在面前。
他們會不會做?
劉曄用屁股想都知道,那群人當中必然會有一部分人這麼做,而且還是一定會這麼做。
因為他們更高的位置,更大的權利,說白了並不是透過曹魏的恩典得來的。
那是他們自己奮鬥來的。
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勢力團伙,一個又一個的利益同盟繫結……最終換來了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權利。
但是除了上面這些之外,其實還有一點也是這些人應該去追求,或者說是必然要去追求的。
那就是名聲。
一個好的名聲,在這個時代裡面那可真是太關鍵了。
不。
不是在這個時代裡。
應該說不論在什麼時代當中,有一個好名聲都很重要。
而這也就代表著,他們就算是做不出來在朝堂上直接刀了劉曄這樣的暴虐之事,但也會暗自下手搞一些陰暗的手段,以此來獲得更好且更大的名聲。
甚至更可怕一點,如果有一個家族剛好家門不幸,出現了好幾個敗家子,那這個家族很可能就會走極端。
什麼極端呢?
當朝、當街、當著皇帝的面……直接把劉曄給刀了。
做這件事的時候,這個家族或許只需要付出一個敗家子,更甚者就只是一個旁系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