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陳逢的破敵良策了。

以當前時代的科技情況來說,想要打敗一支軍隊真的很難,尤其面對曹操這種統帥的情況下,就更是要慎之又慎了。

正常情況下,想要打敗曹操,幾乎只能硬碰硬,或者說是依靠某個策略。

但問題在於,淮南區域雖然有河流可以利用,可總的來說卻是平原。

而在平原……

有虎豹騎作為依憑的曹操,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歷史上,孫權之所以歷次大敗,除了因為他極其拉胯的統帥能力之外,還因為曹操的無敵之勢。

因此,想要打敗曹操,首先就得破了他的無敵之策。

諸葛亮、周瑜都是這麼想的。

前者的意思是讓北方多務,然後自身埋頭髮展個幾年,再聯合孫權,兩面出擊,進而打敗曹操。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拋開某個關鍵原因之外,相當完美的策略。

嗯。

需要拋開的這個關鍵原因,便是孫權可不可信。

歷史已經證明了,孫權並不可信。

所以,諸葛亮看錯了人……

或者說,他並沒有想到,孫權並不是一個想要獲得天下的人。

更或者說,這是一個看透了自己拉胯本質之後,就沒有了想要爭霸天下想法的人。

當然,問題的關鍵顯然不在這裡。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諸葛亮大機率不會看錯人。

問題的關鍵在於,孫權這個拉胯的傢伙,麾下有著兩個十分關鍵的能人。

周瑜、魯肅。

這裡先不說前者。

僅以魯肅而言,他自身便是一個相當牛掰的戰略家,而且能力也十分的逆天。

這一點,不僅僅諸葛亮看到了,天下間的很多有識之士都看到了。

也正因此,無數人在選擇勢力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孫權。

甚至可以說,在劉備沒有崛起之前,孫權絕對是除了曹操之外最值得考慮的勢力主。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很多人都對孫權的判斷出現了錯誤。

比如說諸葛亮。

他便是因為看到了周瑜、魯肅,方才決定要讓劉備跟孫權聯合,結成孫劉聯盟。

因為這一點,諸葛亮後期的北伐才會那麼艱苦。

也正因為這一點,劉備集團才會在後期不得已走上了獨自抗曹的道路。

另外一邊,也就是周瑜,他同樣也提出了一個抗曹的辦法。

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方可圖計劃:……乞與奮威俱進,取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雖然很多人都嘲諷說,這個北方可圖計劃,完全被孫權玩成了另外一種模樣,但不得不說的是,周瑜這個辦法真的是可行的。

只要孫權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