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只是坑了呂布的話,或許曹操還不至於那麼高看對方。

但問題在於,在這之後,劉備又幹了好幾件大事。

第一件,衣帶詔事件爆發以後,劉備輕而易舉地就又一次進了徐州,而且還殺了他的大將車胃。

那可是車胃啊。

那可是十萬大軍啊。

就算是十萬頭豬放在那裡,也不可能被劉備輕易搞定吧?

偏偏劉備就是搞定了,而且如果不是他出手及時的話,說不定對方還會配合袁紹,徹底地把他曹操打死。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曹操終於開始將目光放在了劉備身上。

因為到了這個時候,他才終於發現,劉備這個傢伙,確實不是隻能跟著他吹牛的傢伙。

這是一個有著真材實料的大個頭。

一朝打不死,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可能。

這一點,後續的發展也已經驗證了。

比如說官渡之戰爆發以後,劉備帶著幾個人,輕易地就在汝南一帶開闢了戰場,差點就把他曹操後方給打亂了。

再比如說,曹操南下之際,劉備又一次地藉助劉表的力量給了他致命一擊。

還比如說……

之前他遠征烏桓之際,聽說劉備還想著趁勢對他發動襲擊。

說實話,曹操後來聽到這個論調的時候,當時額頭上就見了汗水。

因為他遠征烏桓的時候,中原一帶確實比較空虛。

有多空虛呢?

但凡是那時的劉表聽一聽劉備的話,他可能早就已經把南陽給全丟了。

說不定還要把汝南也丟一大半過去。

更為可怕的是,在這之後,說不得劉表還能進軍許都,乃至在整個兗州、豫州一帶成大氣候。

如果在此期間,劉備又趁勢跑到徐州……

那將是何等可怕的局面?

幸好,劉表最終沒有這麼幹。

要不然的話,曹操覺得自己現在恐怕會無比的虛弱。

虛弱到劉備只要想打他,就能隨便打的地步。

這樣的一個人,你說他再也沒有起復之日了?

別人或許會相信,但曹操絕對是一萬個不相信。

在曹操看來,只要是劉備還有一口氣在,他就永遠能夠再一次地起勢,再一次地對他動手。

更為關鍵的是,每一次的動手,估計還都會打到他最痛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