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兒記下了。”

陳屹連忙回過頭答應一聲。

“你還是回來吧。”

陳逢直接伸出手,將他拉了回來,搖頭道:“如果你剛才回答的是知道了,那你前往曹魏,應該不會有危險,可你偏偏回答的是記下了……”

“還是莫要去了。”

“讓文舉先生一人回去吧。”

“陣前之際,曹操應該不會殺人吧?大概。”

對此,陳逢也不是太確定。

畢竟曹操那個閻王脾氣一旦上來了,絕對是不會區分什麼場合的。

要不然的話,何夔怎麼會有一個隨身攜帶毒藥的傳說流傳後世?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說何夔的故事了。

據說曹操上位以後,對於麾下的人根本就不當人看,隨便就會侮辱打罵,乃至拉出去砍頭。

何夔為了不受侮辱,也為了不被‘汙名化’之後殺掉,自己便隨身攜帶了一瓶毒藥。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在曹操下令抓他的時候,直接一口悶,以此給曹操加持一點罵名。

因此,孔融回去之後能不能活下來,或者說會不會受到懷疑之後直接砍了,那真是誰都說不好的。

尤其是在曹操本身就對孔融有那麼一點惡感的前提之下。

這種可能性就更大了。

再說陳屹。

這個便宜大侄子陳逢確實還沒看透,不過他卻瞭解曹操,更知道他有多麼的多疑。

所以,剛才的那句話,就包含了一定的試探。

如果陳屹回答的是知道了,那就說明他內心裡已經有了準備……

簡單來說就是,回答知道了,也就代表著陳屹做好了面對兇險的準備。

如果回答的是記住了呢?

那就是在陳逢的提醒下,他才恍恍忽忽之間明白,甚至還不能夠明白的。

如果是後者,那麼陳屹回去之後就算不跟著孔融一起造…匡扶漢室,也一定會被曹操給為難一番。

說不定就給殺了。

畢竟來說,曹操多疑那是中國人都知道的。

而陳屹記下了的回答,也就代表著他本人或許並沒有應付兇險的能力。

亦或者說,他暫時還沒有看透即將要面對的兇險。

但不管是哪一種,陳逢都不能放自家的便宜大侄子回去。

哪怕他不在乎外人會傳,是他這個當叔叔的坑死了陳屹,但陳屹這樣值得信任的人,終歸還是很稀少的,能留下來,自然是留下來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