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在安排了陳逢使團住下之後,就匆匆地來到了皇宮之外,出示了一塊牌子之後,他也就進入了其中。

作為最先勸進的人員之一,司馬懿有這種資格。

“來了?”

曹操正坐在階梯上仰望天空,聽到聲音,忍不住轉過了頭,看到是司馬懿後,隨口問道:“仲達覺得那陳逢如何?”

說話時,他又將目光轉向了天空,彷彿那裡有著什麼在吸引他似的。

“若非確實沒有接錯人,臣險些以為見到了街頭遊(流)民。”

司馬懿搖頭道:“那人實不像傳說所言一般,智計無雙。”

“哦?”

曹操來了興致,轉過頭道:“說說他當時如何表現的。”

“喏。”

司馬懿答應一聲,接著就把之前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複述了一遍:“臣當時前去迎接,他過來之後便說……”

“臣以為,此人著實氣量狹小,非英雄也。”

他沒有進行任何的藝術加工,更沒有半點的添油加醋,只是將自己的認知作了彙報。

“你要這麼想,那可就錯了。”

曹操嘆了口氣,喃喃道:“他之所以對你如此不滿,實是因為你的勸進,要知道,當初陳逢可是連我也都罵的,那時他曾言……我為漢臣,怎能投靠曹賊?!”

“這句話朕一直記得,記到了今天。”

“因為當時朕以為,陳逢小兒看錯了朕,可沒想到……如今我竟真的做了篡位之舉。”

說完,便是一聲感慨。

他似乎在感嘆,世界變化的太快。

“陛下之所以稱帝,乃是人望所歸,並非因為其他。”

作為第一波勸進的人,司馬懿自然是要進行糾正的。

“是啊,人望所歸。”

曹操點了點頭,心中卻是感嘆,‘若真是人望所歸,荀文若又怎會棄我而去?荀攸又怎會稱病不出?’

當然,這種感慨也就只是持續了片刻而已,曹操很快就清醒了過來。

他當時之所以稱帝,那可真是不得已而為之。

要是不稱帝的話,天下的諸侯,恐怕很快都要跟劉備攪和到一起了。

不僅僅是南方,或許還有北方、西北方、東北方。

這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而在他稱帝以後呢?

最起碼來說,馬騰沒有進行反對,公孫康甚至還送來了賀禮。

這就是好的。

當然,要說一點感慨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