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林以西,營寨壘壘。

這裡有疫病正在盛行,但對於士氣的影響,其實不算太大。

畢竟,此戰乃是曹操親征,以其威望之重,足可壓下除大敗之外的任何事情!

因此之故,前時在江面上的一戰敗北,也都沒有影響到多少人。

除開那些敗軍之將低著頭顱等待被髮落之外,這幾乎是一個沒有任何人受傷的世界。

“你不能處置我,我曾立過戰功,我為蔡將軍擋過刀!”

“此戰之敗,非人力可違也,我不服!”

“憑什麼啊,不就是敗了一次嗎?就這樣拿掉我的官職?”

“我要見張允將軍,我要見丞相!”

“……”

他們的吶喊,並沒有人能夠聽到。

或者說,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人,往往都對他們的吶喊選擇了忽視。

此時關注他們的,大概也就只有一些不能改變他們境遇,同時也知道他們為何會是這般下場的聰明人了。

比如蒯越,這個聰明人就看出了眼前這些人落得如此境遇的緣故。

‘路招、馮楷、張郃……乃至朱靈,皆為無兵之將,或者說是少兵之將。’

‘他們又怎麼會不期盼這一幕的發生呢?’

‘此時此刻,丞相之所以招那些人進見,估計也都是為了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吧?’

蒯越遙遙看了一眼遠處的中軍牙帳,搖頭嘆息一聲後,隨即忍不住於內心喃喃道,‘事實雖是如此,然則你這般無情,真就不怕天下人皆為之齒寒嗎?’

他明顯看出了曹操的謀劃。

或者說,但凡是聰明人,都看出了曹操要做什麼。

不外乎就是讓一些不太聽話的將領下去,同時換上一些聽話的親信罷了。

而且蒯越還看出來了,之前江面上的衝突,不過就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在這之後,曹操才會真正的露出鋒利獠牙。

雖然曹操這麼做,確實沒有任何的不對。

畢竟他要做的事情,本就風險極高,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者,恐怕無論如何也都做不成。

但在即將出兵攻伐劉孫聯盟之前就這麼做,卻是多多少少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

如果仔細去觀察的話,甚至還能看出一點小人得志的行徑。

思及此處,蒯越忍不住在心中吶喊道:‘你就這般堅信自身一定會勝嗎?!’

很可惜的是,他這番心裡話怎麼也不可能被曹操聽到。

不過,就算是曹操聽到了,或許也不會太當回事。

因為只要這一戰勝了,天下間就再也沒有能夠阻攔他腳步的人了。

接下來,便是一統天下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徵關中、伐蜀中),他總不能留下一個處處都是大坑的荊州吧?

是的,並不是曹操的氣度不夠,實在是兩人之間考慮事情的角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曹操著眼的是整個天下,蒯越卻只是看到了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