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

正當周瑜得知劉琦棄城、士、卒而逃,想趁江夏混亂而出兵平定時,一份檄文在經過不知道多少次的兜兜轉轉以後,出現在了他的書桉之上。

檄文的內容很簡單,概括起來,其實也就只是一句話而已。

左將軍劉備不願荊州百姓受到曹操荼毒,因此痛定思痛之下,最終決定聯合劉琦,一同抗曹……四方諸侯得知之後,切莫再胡亂出兵。

最後,還加了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

雖然人們不太清楚,為什麼劉琦悄然逃跑之時,都還沒忘記將江夏大權交給陳逢代理。

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關羽的船隊都還沒到,劉備的信使就那麼快的抵達了竟陵,語氣還是那般的堅決。

更不是太明白,江夏怎麼就出兵抗曹了……

但他們卻都明白一點。

這個時候,就算是有再多的問題,也最好還是保持沉默。

因為保持了沉默之後,劉備理所應當地便會成為那個頂在曹操幾十萬大軍前面的英雄……大概。

如果不保持沉默,還要嘰嘰歪歪的話……劉備要是沒有力量去扛,他們可就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扛了。

對於他們來說,後者顯然是絕對不可取的。

一來,他們確實扛不住,甚至都不敢去扛,有劉備這個不算大個,但卻有勇氣的人在前面扛著,那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二來,哪怕他們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但他們也還是不想耗費自己的力量。

因此之故,建安十三年的夏末秋初,劉備便成了南方各諸侯心中理所應當的英雄。

一時間。

他不僅風頭無兩,便是那早已積累到瓶頸的人望,也陡然再度增長了好幾節。

不過,雖然風頭大了無數倍,名望也陡然增加了數倍,但……這個英雄而今的境遇卻根本沒有改變,依舊過的很是悽慘。

甚至可以說是更慘了。

比如他原本歷史上跑路時願意跟隨的人,直接就因此暴增了一倍。

襄陽周邊,甚至直接就因此變故而出現了十室九成五空的可怕景象……

不僅百姓在跟隨,良家子自耕農在跟隨,就連地主、豪族…乃至世家,都因此上了他的車。

但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人一旦多了,各種各樣的建議,也就會陡然間出現。

尤其那些經過多年教育的小世家之人,幾乎個個都能給他出主意。

“主公而今應當走水路!”

“不,應該繼續走陸路,只有抵達江陵,吾等才有活路!”

“主公應該拋棄不必要的物資,否則便會浪費時間,一旦被曹賊追上……”

“雖然就食於敵,乃是曹操打仗時的一貫作風,但這些百姓家裡大多沒有糧食儲備,便是主公放棄了他們,他們也不會有事。”

“而今,襄陽初定,即便是曹操有追兵,也不會太多,若能打退他們一次,我等也就無憂了……在下以為,編縣一帶地勢優越,可以作為埋伏之處!”

“主公,別走了,我等皆願死戰不退!”

“在下願說服家中悍勇!”

“跑吧,一路跑到江夏,方才有一條活路……萬一曹操要追呢?而且各位別忘了,曹操麾下有騎兵!”

“我以為,主公當發信陳子吉,讓他速速率領江夏軍卒前來馳援……唯如此,我等方才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