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之所以這麼問,實在是如今的孫權確實很了不得。

其兵鋒之盛,隱隱有進軍荊州,割據長江以南之勢。

若是再不壓制一二,不僅江夏危矣,就連整個荊州,也都有倒懸之危。

‘我是來開掛的,這難道也要說嗎?’

陳逢心裡嘀咕一聲,隨即面色平靜地搖頭道:“我此來,並非因為孫權之事,實是因曹操修建玄武池一事,在我看來已是完全不再遮掩其向南用兵之勢,因而,若此時再不準備起來,恐怕……玄德公的危機,也僅在片刻之間了!”

雖然,陳逢對於歷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他再怎麼也都還記得,曹操南下之時誰最先倒黴。

因此之故,他在路上的時候便深深地思索了起來。

思索曹操南下的破局辦法。

但很可惜的是,曹操的勢力實在是讓人頭皮發麻,哪怕他是有著一點歷史背景作為依靠,也還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破敵良策。

思來想去,陳逢最終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打不過,就繞路而行。

咳!

簡單來說,便是先將劉備、諸葛亮、徐庶、關羽、張飛……以及軍中可信之人的家小,緩慢地轉移到江夏,暫時由他來看顧。

這麼一來,就算不提其他好處,最起碼像是徐庶這般的人,應該不會再去投曹了。

當然了,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

畢竟劉備的軍事力量都在樊城,其他人不論如何也不可能輕易相信,只有陳逢一個人照應的江夏,會比樊城還要來的安全。

雖然這是事實。

但這卻是困在歷史迷霧當中的人,永遠也看不到的。

甚至於若非陳逢知道歷史,恐怕他也不敢相信,劉琮會在隔著一個樊城的情況下,直接就把荊州給投了。

因此之故,前有曹操、後有投曹派的劉備,幾乎是在瞬間,便化作了甕中之鱉。

那一刻的他,哪怕手裡面還掌握著軍事力量,卻也是不可能突圍了。

原因?很簡單!

人總要吃飯的!

當然,這還不算最尷尬的。

最尷尬的是。

如今的樊城,甚至就算加上小半個南陽的土地,也還是養不起一支大軍。

就算勉強能養得起,可曹操難道只會在宛城安營紮寨嗎?

他就不往南了?

就算他不往南,那些投曹派難道就不往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