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陳逢猜的一樣,文聘之所以開關,其主要原因並不在於什麼鄉梓之前,更為關鍵的是……

劉表在荊州威望極高,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劉備就不可能作亂。

就算是作亂,最終恐怕也不會成功。

同時,劉備身後還沒有追兵。

也就是說,便是開了關,他也絕對不會失職。

既是如此情況,文聘又怎麼可能不照顧一番鄉梓之情?

畢竟,以後再怎麼也是是要回家的嘛。

現在這一點小小的恩情,以後就能換來無數人的大拇指,四捨五入一下也算是能衣錦還鄉了。

如此這般,文聘何樂而不為?

“南陽宛人文聘文仲業,多謝玄德公照顧鄉梓老弱。”

事情都做了,文聘當然也是要將名聲攬在頭上的。

否則的話,那不就白做了?

也是因此,文聘在跟幾個上年紀的鄉梓聊過天之後,才會在第一時間找上劉備。

“這不是我的功勞,若非仲業顧念鄉梓之情,恐怕這件事還不會如此圓滿。”

劉備當然能聽出文聘話中的意思,因此只在瞬間,他就把扶持老弱的功勞給甩了出去。

在劉備而言,他還真就不在意這些虛名。

畢竟,他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仁德的名聲,同時還徹底堅定了以人為本的信念。

而在實質上,他也得到了將近六千老卒,四千多的新卒加入。

就這一點,便讓他的實力與之前相比翻了兩倍都還不止。

在此期間,劉備還把陳逢也給拉到了帳下。

這般形勢下,他還要什麼?

“玄德公居功而不自持,實是天下少有,倒是我,卻還沒有為南陽老弱出力,這樣吧……”

花花轎子人抬人,文聘輕易獲得了名聲上的好處之後,當然不會什麼事都不做。

他在思索了片刻之後,很快就拿出了一個章程……

暫時以樊城的糧食,解決一下南陽遷徙百姓的吃食問題。

“若能如此,再好不過!”

劉備眼前大亮,下意識地就朝文聘拱了拱手,道:“實不相瞞,我之前便在為此事發愁,而將軍只一言之間,便將此事解決了,我當代南陽老弱向將軍行上一禮。”

“不敢當,不敢當……”

文聘稍稍呆了片刻,隨即連忙讓開:“此乃應有之義,玄德公實不必如此。”

說這番話的時候,他的語氣直接發生了變化。

如果說之前只是客套,那文聘現在則是變得真誠了很多。

這般變化,劉備自然感覺到了,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能故作不知地跟對方繼續聊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