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徐庶小謀,劉備一諾(第1/3頁)
章節報錯
“以二弟三弟的脾氣……”
“對了,元直,我記得你曾說過,這朝陽縣長陳逢乃是潁川陳氏族人?”
劉備還在繼續說著,說到後來的時候,他猛地像是想到了什麼,目光隨即便落在了一旁的文士身上。
作文士打扮的徐庶微微點頭,回應道:“正是文範先生(陳群祖父,陳寔)幼弟嫡孫。”
“若是如此,我之所言倒也不盡然了。”
“主公此言何意?”徐庶笑著應聲道。
劉備輕輕一笑,毫無架子地抓住徐庶的手,解釋道,“只因我那二弟雖說向來輕士大夫,卻對愛民之官一向尊重;而我那三弟,雖是個脾氣暴躁的,但卻向來尊重世家子。”
“這朝陽縣長直接就佔了兩樣,我那二位兄弟又如何會難為與他?”
“因此,我那二位兄弟若是見此,恐怕最多不過牢騷幾句罷了。”
“倒是我,方才卻是有些生氣,倒是有些不該”
說著,他便彷彿想到了何等開心的事情一般,忍不住笑出了聲。
“主公倒是……倒是…”
“倒是什麼?”
“毫無遮掩,倒是坦誠。”
徐庶說著,也隨之一併笑了起來。
不過。
徐庶雖然在笑,但他內心的一團迷惑,卻是於此刻變得更大了。
劉備到底在襄陽遇到了什麼人?
為什麼回來之後,整個人都發生了變化?
甚至於就連前時確定的韜光養晦策略,竟也隨之改變了?
就比如此次前來朝陽訪賢,便是這般轉變的一次重要體現。
因為在這之前,徐庶就已經推薦過好幾次陳逢和諸葛亮了。
但在那個時候,劉備卻是完全沒有如今這般積極進取。
而且,事情還遠不止如此。
更為關鍵的是。
在那個時候,徐庶甚至於劉備的身上,隱隱察覺到了一絲暮氣。
那一絲暮氣,竟然還在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不斷地擴大。
當然。
如果只是如此,徐庶大概也還不會有太大的想法。
畢竟,作為一名謀士,不就是要幫助主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