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74章
“好東西,好東西。
“你看這皮殼的顏色,小的這塊就是典型的黃色皮殼,大的更厲害,有黑、褐、黃、赤四色,底色為白,共五色,濃豔飽滿均勻,細看還有毛孔。
“你看這形態,流暢自然,雖是山料,卻有著籽料的瑩潤細膩和油性,好東西啊。”
光頭的那位抽出了放大鏡細看。
另一位一扭屁股把人擠開,手裡也拿著放大鏡:“去去去,一看你就不懂,這哪是山料?這是山水料!也就是比籽料差點。乖乖,這麼大塊頭的山水料,還是五色石,多少年沒見了?我去年在原産地待了八個月,見到的最大山水料,也就皮球大。”
見獵心喜,兩中年人已經不管裡頭解開的石頭了,他們圍著三輪車上的玉石團團轉,用隨身的寶石放大鏡看,打光,上手摸。
江濟堂就在邊上蹭課。
一看他們就是專業人士,多聽多看總是沒錯的。
比如現在他就知道了和田玉分山料、山水料和籽料。
前者從山上滾落,被風沙打磨,稍顯幹澀,顆粒感也明顯。後者從山上滾落水中,被溪水沖刷圓潤,油性更強,更細膩,多數白度更高。
同時,和田玉中以白為貴,羊脂白玉更貴,小的那塊就是經典的白玉,市場上賣得很好。大的更厲害,皮殼五彩斑斕,油潤濃豔,很適合做雕件。
學到了學到了。
說完了和田玉的常識,這兩大叔開始就原礦的造型分析,小的那塊沒什麼好說的,經典款。主要是大的那塊,半人高,錐形,五彩斑斕。
他們一個認為這樣的造型就得做觀音,另一個覺得可以做個山流水的擺件。
“是不是太奢侈了?買只山料的一級白鐲子都得好幾萬,這塊這麼大,品質這麼好,雕成擺件,全世界有幾個享受得起?”廠長弱弱地問。
……然後他就被集體無視了。
其實這話有道理,這麼大的山水料擺件,一般人真消費不起。
多數時候,這樣的料子都是切割開,盡量取手鐲位,剩下的邊邊角角做無事牌和各種題材玉佩,還有多的,就考慮磨珠子。
但這些和江濟堂無關,他這麼大一塊蘊含生命能量的料子,怎麼能隨隨便便賣出去?當然是留著給自己人,他又不缺錢。
“這些不賣,切割了留著送人。”江濟堂說。
貨主的玉石,貨主說了算,兩個玩玉的中年人一臉可惜,但也不說什麼煞風景的話,他們問:“你有什麼想法嗎?這麼大兩塊玉礦,只要沒有明顯裂、棉和雜質,能出不少掛件,玉鐲子也有不少。”
“先片開,取手鐲、指環、念珠和戒面。”
這些玉石蘊含生命能量,是要拿來製作成魔法道具的。
製作魔法道具也容易,以材料附帶能量為能源,雕刻銘文,將靜止的能量啟用,就是一件合格的魔法道具。
說來複雜,代入機械就好理解了。材料是能源,利用貴重金屬製作線路,最後安裝開關,啟用。
“大太陽的不夠曬啊,先把東西搬進去。”工廠老闆招呼著,他和江濟堂一起去了裡面。
裡頭的機器已經停止運轉,因為之前的玉石已經開了,玉石主人正檢視剖面。
江濟堂也沒認出是什麼玉,廠長解了密,也是和田玉,不過是另一個産區的,料子比較粗,棉重,品質較差。
“我準備做個雕件,擺在家裡。”貨主一邊說著一邊往搬進來的原石上瞧,他面容中羨慕又渴望,“不像你這個,品質好,做雕件可惜。”
江濟堂正想說這麼巧,也是和田玉,廠長開口:“這兩位都是國家一級玉雕大師。一位天工獎金獎得主,一位天工獎銅獎得主。”終於找到機會介紹這兩位大師了。
“咳,沒那麼厲害,一般般。”兩位中年大師忍不住挺直了腰板。
天工獎,就是江濟堂這樣的外行都知道,說是金獎看材料,銀獎看雕工,銅獎品創意,但其實各方面都得考慮,雕工和創意是重點。
看這兩人的老頭衫和夾腳拖鞋,真沒看出來這麼大來頭。
瞧他們眼巴巴的都快貼在那塊五彩斑斕的玉石礦上,江濟堂忽然有了新想法。
“小的這塊還是按之前的計劃,片開,做玉鐲子、玉戒指、念珠和戒面,大的這塊嘛……”
他拖長了音,等到上鈎的兩尾魚忍不住瞧過來,才說:“我找個人雕一雕吧。這麼大件,顏色還這麼豐富,拆了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