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提到它很多人會想到茅山道士,捉鬼抓妖抓殭屍,因為港片影響,這些傳聞早已深入人心。

也是因為如此,在很多人眼中茅山並不多麼神聖,道士多是持桃木劍、端著黑狗血、打出黃符的江湖術士。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至少就孟凡的個人經歷而言,茅山不至於如此不堪。

【句曲之金陵,是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

因山勢曲折,形似“已”字,故茅山又名句曲山,亦稱金陵地肺山。

它是上清派的發源地,被稱作上清宗壇,最為重要的是,自古以來就有“天下第一福地”之名,哪怕放眼諸天萬界,都稱得上名門大教。

另外,道教派系林立,足以數十上百門,然而卻可大致分為兩系。

北全真,南正一。

而上清、靈寶、天師道合在一起,才算完完整整的正一道。

其中,上清派尊元始天尊,自古修道求長生,是古來最負盛名的道門之一,尤其是漢唐年間,難有比擬者。

孟凡自北而來,並未乘坐任何交通工具,直接破碎虛空,帶著兩名老人以及明媚少婦,到達了這裡。

而茅山並不高,林木蔥鬱,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峰巒疊嶂,引人入勝,鍾天地之靈秀。

“接下來,三位就住在這裡吧。”

言語中帶著客氣,畢竟跟凡俗擺弄什麼聖王威嚴,屬實拉低了自己的格調,還不如態度溫和一點。

許瓊聞言,下意識點頭。

過去倒沒有什麼,如今親眼目睹諸般神異,知曉世界的真相以後,她面對這處道教聖地時,再也無法生出半點褻瀆之心了。

甚至,冥冥中感覺有莊嚴而神聖的蘊意,每一株草木都不得褻瀆。

哪怕不遠處還有幾個假道士,正在竭力推銷九十九一張的護身符……

末法時代。

佛道兩家都一樣,不乏騙子。

對此,孟凡也懶得多管,只要別謀財害命即可,眼下,他直接領著三人一步步沿著山道攀登。

期間走的並不是很快,認真觀山勢,回朔著過往景象。

抱朴峰。

一個很有名的地方,驚才絕豔的道門領袖葛洪,曾在此隱居一段時間,著出了《抱朴子》一書,於後世道教影響極大,根據殘留道痕來看,其早已踏入了聖境。

“唉,古人成煙啊。”

與此同時,一群年輕人正在此憑弔,心發感嘆。

“茅山這一脈源遠流長,早在上古高辛氏時期就有人在此修行,古籍中有記載,言展上公曾於伏龍地吐納……”

“可惜大兄錯生的了年代,若是在天地靈氣未乾涸時,說不定已為一方教主了,不過將來也許還有轉機。”

幾名男女中,有一男子被人環繞,眾人對其奉承,以他為馬首是瞻,似是有不凡神通。

“我等不過支脈弟子,算得了什麼。”那位大兄搖頭,意興珊,對同族的幾個男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