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離開(本卷終)(第1/2頁)
章節報錯
伴隨著伐天之戰落幕,為其附庸的仙族,徹底沒了念想。
在過去,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先有神界,神不足者為仙,失墮者為魔。神入凡塵,造人補天,開闢人間,萬物神化為妖,五界生靈寂滅為鬼。
如今,這種說法蕩然無存,神族再也無法對人間產生任何影響,像是孤立存在那樣,而號稱徘迴在人與神之間的仙族,也不再端著姿態。
修士紛紛從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走出,將修行之法散佈出去,不再敝帚自珍。
自此以後,人族面對妖族威脅,終於可以依靠自身,而不是祈求仙人出手搭救。
但……凡事總有兩面性。
說實話,孟凡有時候也會覺得,這並非一種好事,因為人心複雜,用貪婪來形容也不為過。
過去未曾修行時,所謂鬼神,就在信與不信之間成為茶餘飯後的消磨。
而這,也談不上什麼。
主要在於戰爭!
本是六界之中,最平凡而廣泛的族群,一段紛爭與殺伐過後,是一段平和無爭,如此往復,不知悔改,狂妄自封為萬靈之首。
現如今,他們有了更為強大的力量,以及悠久生命,久而久之,必然會滋生出更為恐怖的野心,繼而掀起足以席捲六界的風波。
正因為如此,隨時可以離開的孟凡選擇再停留一段期間,用以觀察人間界,順便將九如神劍祭煉完成——
經過一番權衡,佩劍被冠以此名,以紀念過往,畢竟這是他的表字,寓意美好,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
祝人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蔭、如南山之壽。
十年後。
以照膽神劍、天帝劍、魔劍、炎波血刃為材料,輔以聖靈珠、五靈珠,以及神農九泉精魂,所打造的至寶徹底出世,異象驚天動地。
不管是伏羲,還是重樓,亦或十殿閻羅,皆生出感應,知曉六界之中,又多出一件神器。
而人間格局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起初,包括海外仙島在內的修行門派,老老實實投靠朝廷,並在官府中登記名冊,服從管轄,號稱與凡俗享有同等權力。
奈何這種情況持續了不足一年。
就像士林,也就是讀書人那樣,按照籍貫、利益等因素,他們分成了各種派系,甚至還參加了什麼奪嫡,最終致使天下大亂。
各皇子乃至地方官府,各自為戰,且師出無名,眼見就要回歸春秋戰國時代了,孟凡一邊慶幸自己沒有一走了之,一邊替雲家站臺,徹底平定一切動盪和隱患。
於是乎,天下終於有了安寧之像。
修身、修心、修性命、修德行。
四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不管是白髮垂髫,亦或中年青壯皆全面發展,每天雷打不動,花費會兩三個時辰來吐納打坐,並追隨德高望重的前輩學習。
又過去十年。
伴隨著修行之法普及,一些簡單實用的新花樣出現,雖是使用符籙法器,但用途卻五花八門。
引火、驅蚊、祛塵,農田犁車等方面的手段都被開創出來。
坦白來說,沒有戰爭和糾紛,將全部精力都用來創新,這給孟凡帶來了很大的驚喜,真正意義上的王道樂土,展現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