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屋簷盡頭,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掛在天幕之上,壯闊景象讓人不禁胸中寬闊。

於長安看日出,就孟凡個人而言,確實要勝過隴右之地。

隨後,在道觀吃了兩塊糕點,到街邊又喝了一碗肉羹,仍舊是那襲道袍,他直接去了皇城太史局。

大將軍是虛銜,不可能真去統兵,就像周王和相王,他們不僅沒有大將軍官職在身,還是數州都督,結果不還是都在帝都享樂。

就算想去,皇帝和朝廷都不肯。

不過,孟凡確實是榮升了,一到官署,就有人追問何時舉辦燒尾宴。

像大將軍這種,就差再來個國公頭銜,便徹徹底底位極人臣的職位,按照規矩,得專門宴請二聖。

當然,也需要款待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以及文武同僚。

一般來說,都是在自家府邸舉辦,但若是自詡風流,可以在平康坊裡請名妓幫忙操辦一番,吃喝用度絕對能跟得上檔次,就是面子上過不去。

反正孟凡沒有這種打算。

不過,道觀這種清淨之地,同樣不宜被打擾。

無奈之下,擺在面前的路就只有一條:買房。

剛好昨日聖旨中除了封賞官職以外,還有各種貴重之物賞賜。

喬遷之喜和燒尾宴一起辦就好。

帝都。

房價自然不會便宜,但不挑地方,想要買房也談不上艱難。

城北,寸土寸金之地。

因為長安城兩極分化,城北靠近宮廷衙門以及東西兩市,治安好不說,還格外繁華。

城南談不上悽清,但也沒那麼熱鬧,朝廷一直有聲音,可以嘗試在城南也建立一個市場,也許能促進平衡。但那邊大多是破落戶,很難將其盤活,故而該提議一直被擱置,只能等待後世帝王進行嘗試。

既然有錢,那就買在城北。

說實話,越富貴看房就越簡單,至少在唐朝這個道理完全行得通。

宰相府邸。

先過烏頭門,走進去很遠才到飛簷重樓的正門,外面擺放著一排排戟架,足夠住下上千人,且不嫌擁擠。

畢竟,宰相已經是作為臣子的頂點了,連帶著僕人、僱工、護衛,就超過千人,這還沒算是來打秋風蹭飯的窮親戚、舊識、同鄉。

而府邸豪華歸豪華,也確實難以賣出,因為禮法在那裡擺著。

佔地且不說,就是擺放在外的戟架就有講究,唯有三品以上大官和王公貴族才可以如此安排。

此外,朝廷不允許住宅性質的院落,將正門直接開在大街上,唯有達官貴人例外。

正因為如此,豪宅很難賣出,真有大商人斥巨資將之買下,必須立刻把壯觀威嚴的門樓、外牆、正堂之類的建築悉數給拆掉。

而這些,僅僅是個開始。

佔地如此廣袤的府邸,要進行切割,只保留部分自住,其它要麼出租,要麼賣給旁人同住。

由於燒尾宴可能會來很多人的緣故,孟凡花了五千貫買下,價格遠低於市場價,但也談不上撿漏。

這是宰相上官儀的府邸,他早就在十幾年前就被抄家滅門了,上官婉兒是其孫女。

有這麼一重因素在,旁人避之不及的凶宅,道長付錢更加痛快了。

根據同僚們的提示,向宮內發了邀請,隨後是關係較好的二王,先前在城外迎接自己的那些大臣……

規格很高。

但這件事情上,確實沒有花太多錢,李顯和李旦盛情難卻,直接將王府下人派來幫忙,所以菜餚做得格外精細,每桌有菜五十八道,可謂珍饈滿席。

有冷盤,如吳興連帶鮓;

有燒烤,如紅羊枝杖、光明蝦炙;

此外,湯羹、甜品、麵點悉數俱全,其中菜品的名稱頗為引人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