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先入為主,站在後世的角度看,會覺得藏經閣這種地方,應該像中那樣,事先分門別類:

功伐、防禦、陣道、煉丹、煉器……每一排,乃至每一架,一整片區域,都貼著詳細標籤,方便後來人閱覽、修行。

可惜,這些只能想想,歷代長老似乎無意去做這種事,只是按照年代、經文材質進行了簡單區分。

正因為如此,孟凡在尋覓煉丹之法的同時,還閱覽過其它書籍——

隨手一翻,發現並非自身預定目標,但翻了兩頁,覺得非常有必要鑽研,便認真閱讀起來。

閃電奔雷拳就在其中。

坦白來說,孟凡認為,它有些特殊了,不同於五雷法、掌心雷這種道術,或開口誦唸咒語,或在心中默唸,閃電奔雷拳更像凡俗的武道。

在體內養神,達到雷神即我的境界,最終悟出雷遁之法……無需念什麼東西。

速度快。

攻擊性強。

以上便是優點,但也有禁忌,考驗天賦不說,最初階段還容易邪氣入體,唯有登堂入室,方可免除這一災。

所以……石堅除了本身性格偏執,有個敗類兒子拖累,還跟修行此術有關?

將內容與修行關竅全部記下後,孟凡默默將修行閃電奔雷拳的典籍放回原位,繼續閱讀其它道藏。

不得不說,自從正一盟威之道正式建立以後,各家法脈的修行變得容易起來,就像清微派雷法,本該為不傳之秘,但茅山藏經閣內就有,本門弟子天賦異稟,可光明正大修行:

道法以炁為感通。善行持者,知神由炁。 無錯更新@炁由神,外想不入,內想不出,一炁沖和,歸根覆命,行住坐臥,綿綿若存,所以養之浩然者,施之於法,則以我之真,合天地之造化。故噓為雲雨,嘻為雷霆。用將則元神自靈,制邪則鬼神自伏。通天徹地,出幽入冥,千變萬化,何者非我?

看著清微雷法總綱,又看了看手中的另一本殘卷,孟凡陷入了糾結。

“原雷霆之根宗,專以天罡為主。天罡乃天之柄星。經雲:斗柄前星曰魁,斗柄後星曰罡。萬物無罡不生,無罡不育。”

“天罡屬火,所指之方為雷門。河魁屬水,對沖之方為雨戶,又為地戶。凡破地召雷,合從天罡對沖,方作用行事。若召役雷神,只是罡光所指之方,發號施令,衝則動,動則有電,有雷,有霹靂也。”

乍一看,以為是五雷正法的修行要訣,但殘卷成於北宋之前,所以應該是北帝法,此為五雷正法的主要淵源,很多雷法皆是由其延伸而來。

“強歸強,奈何束縛太多,不得自由。”孟凡一番權衡,最終將古老殘經放了回去。

此法一成,可召役雷部神靈。

不是召喚……是召役!

【諸正神,受敕命血食一方,不能守護境土,妄興禍害於民者,針決,流三千里。】

而且北帝一脈法官只要言行舉止合乎正道,即有資格審判、處罰神明,若遇到什麼困難,可直接役使正神。

奈何孟凡的性格屬實受不得那種約束,索性修行其它雷法。

同時,心裡愈發敬佩師父,不僅有大毅力修行北帝法,還入了門。

修煉心得,傳記、雜文……

不吃不喝、不睡不眠,終於在十餘天后,孟凡精神抖擻的離開藏經閣。

“道無涯。”

“真是大道無涯。”

道術、咒法、雜談、心得、左道旁門,奇門遁甲、風水堪輿、周易八卦、祭煉法器、古之符籙、先天陣法、後天陣法、各派法規……

在九霄萬福宮內的藏經閣裡,應有盡有,傳承體系已不能簡單用完備來形容,真真包羅永珍。

孟凡估摸著,不管天地如何變化,什麼末法時代,即將步入道艱時代,憑藉自己這身血氣和。(本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