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北斗七元真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早已準備多時的孟凡踏出行列,在道童幫助下依次送上:
金,明鏡,青羅,絳紋,白紋,黃紋,青紋,紫紋,本命紋,緋羅巾,香爐,香合,香桉,大席,青絲繩,金環,金魚,絹,硃砂,佩服,版依碧紋,朱蠟,青絲線,謁版,投版等。
上述法信,皆有規矩與定數,由他師父千鶴幫忙操辦。
在師伯開口之前,孟凡並不清楚自己會被授什麼品級的籙,而且一時半刻也不會知道,只是心懷敬畏,默默等待著。
“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至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九叔振聲:“衝漢通元蘊,高弘鼎大羅;三山餘愈振,福地湧洪波。”
其中三山便是:
茅山、龍虎山、閣皂山。
而主持儀式的九叔唸完這些以後,並未停滯,直接開始用印法。
章奏表狀無火自燃,飄出縷縷青煙,順著飛昇臺,飄向未知之地。
不知不覺中,風雪已停。
“準。”
一道聲音從而天降。@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此時此刻,孟凡已經顧不上猜測聲音的主人,內心異常肅穆,就是誅殺鬼王時也沒有這般。
不知過去多久,道童在耳邊開口:
“師兄,禮畢。”
“請到一旁等候。”
話落,孟凡如夢初醒,站到事先已被告知的區域。
秋生、阿威、家樂……
弟子們一一上前。
而這,並不代表儀式結束。
按傳統教制定規,授籙時還必須有籙壇臨壇三大師,三大師應聘請教內德高望重、熟悉授籙科儀的老道長擔任,籙壇三師分別為監度師、保舉師和傳度師。
龍虎山張天師、閣皂山靈寶派掌門、清微派掌門,三位老前輩皆到場觀禮,又同為正一門人,替孟凡等茅山後輩弟子主持儀式,不失為一樁美談。
另外授籙時還須有三師,五保師,均為所拜師父的同輩。
即:師叔伯。
高徒上士,敬之者師,號曰三師,奉獻巾刀。以其拂拭塵垢,斷割纏綿,解釋煩惱之罪,破作障滯之網,義存解脫逍遙。
一番忙碌以後,齋蘸科儀才正式開始,今日舉行《玉籙資度宿啟儀》、《玉籙資度解壇儀》、《玉籙資度設齋儀》。
眾弟子必須全程參與,往後幾天也不例外。
當然,沒人認為繁瑣,畢竟儀式結束之日,便是入聖之時,修道之途漫漫,如果這幾天都不願意等待,那還是別授籙了。
師父也常常告訴孟凡,千百年來嚴守開宗壇授籙法典的傳統,是為了以續道統,以正宗風,於茅山乃至正一,都至關重要。
第二日,舉行《玉籙資度早朝儀》、《玉籙資度午朝儀》、《玉資度晚朝儀》。
第三日,舉行《玉籙生神資度轉經儀》。
第四日,舉行《玉籙生神資度開收儀》。
上述儀式結束,仍有三日大齋,早中晚科儀各不相同。
從年前忙到年後,各位觀禮的前輩直接在茅山過年了,當然,他們來之前就已經做好相關準備。
在此期間,孟凡貢獻出一粒粒寶丹,藥香濃郁、品相上乘。
很顯然,這次為了大振本門聲威,茅山確實動用了不少神材,而前來觀禮的同道紛紛感慨不虛此行。
預啟前場四天,玉籙大齋道場三天,共七晝夜,而在七天裡還額外醮三百六十分。
忙忙碌碌,腰痠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