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番講述,孟凡耐心聽完了一個爛俗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
年輕有為,隱約被定為下代掌教的石堅下山歷練,與一苗疆左道女子相愛。
誠然,茅山不禁婚娶,但鑑於道家一派的掌門人必須恪守正道,與旁門撇清關係,故而,石堅決定離開道門,放棄大好前程。
坦白來說,這屬實把孟凡震得不輕,沒想到心狠手辣的大師伯,曾經竟然還是個大情種。
不過,師門豈是想背棄就背棄的?
師父養育之恩,宗門傳道之恩,這些怎麼可能就一句話輕飄飄揭過?!
這事被上代掌門知道後,立刻派九叔、四目將石堅追回來,前者負責阻攔石堅,後者則秘密安頓女子。
就這樣,石堅因此未能和女子匯合,只得回了茅山。
直到幾年後,石堅終於找到機會偷跑出來,並從心軟的四目那裡,得知女子下落,一路尋訪,終於找到了對方。
無錯
然而,當他和女子再次見面的時候,她已病入膏肓,死前將兒子託付給石堅,說這是兩人的孩子。
對於這一點,四目師伯講述時,無比確信,因為自己事後特意去驗證過,在村落附近找到了一座墳墓,是石堅所立,還給她妻子的名分。
至於託付兒子一事,那一代茅山人都聽到過一些風聲,據此做些合理推斷,也不為過。
況且,原劇中已經坐實了父子身份。
而這段故事的後來,就什麼好說了,出於內心虧欠,石堅過分溺愛兒子,甚至謀劃要將明令禁止家傳的茅山掌門之位,交到石少堅手中。
也正因為那樁舊事,石堅從此恨上當時阻攔自己的九叔。
同樣,九叔事後也覺得有些虧欠,主動退出掌門之位的爭奪,下山除魔衛道,年過中年選擇開設義莊養老,並出於愧疚之心,從此對石堅是禮讓三分——
如此,便解釋了原劇中石堅遠端操控殭屍王害他,而師伯也裝著不知道,努力與石堅維持著表面上的和氣。
後來,在家門口看到石堅親自前來追殺,他仍心存一絲幻想,不願意和師兄撕破臉皮。
在孟凡眼中,九叔已經仁至義盡,是石堅蹬鼻子上臉了。
自古以來,乃至現在的民國,皆不認同、排斥蠱術、苗女。
漢武帝因巫蠱桉殺了數萬人。
《隋書·地理志》講制蠱之法如是說道:“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種蟲,大者至蛇,小者至蝨,合置器中,令自相啖,餘一種存者留之,蛇則曰蛇蠱,蝨則曰蝨蠱,行以殺人,因食入人腹內,食其五臟,死則其產移入蠱主之家。”
《唐律疏議·名例·十惡》對巫蠱的處罰就異常嚴厲:五曰不道,謂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造畜蠱毒厭魅。
這些都在《茅山治邪秘本》得以記錄,且苗疆巫蠱跟殭屍一樣,被單獨寫成一篇,講述如何治療中蠱之人、辨認蠱蟲、控蠱之法……
所以,這段感情本就不應該。
若是真心喜歡,那便等上一等,讓本打算傳位的上代掌門有時間處理後續影響。
不然,繼位之人拋棄道統,跟苗女私奔一事傳揚出去,不怕被同道恥笑嗎?
也許是先入為主,孟凡聽完這段故事,依舊不同情石堅。
“總感覺此行不會安穩。”
車廂內,四目嘆息。
什麼情情愛愛?
他不懂。
除了男女歡愛,四目認為天地間更多有趣的事情,比如:
逗傻徒弟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