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一駁(第1/3頁)
章節報錯
萬眾矚目之下,檀纓微微頷首,立論正式展開:
“學生以為,地並非平直,而是球面。
“孤帆出海遠去,總是船體先沒,再是杆帆,此為證。
“燕國之北與楚地之南,極星高度不同,此為證。
“月虧時,地的影子,打在月亮上恰有一個圓弧,此亦為證……”
此刻,檀纓雖然氣勢滿滿,侃侃而談,但其實也就是完善了昨晚的學說罷了。
不過在結構上,他還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對他來說,所謂立論,根本就是寫論文麼!
這可太熟了。
寫過多少不說,看過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他這便以地圓為引,列證推導。
再以黃赤道為基,以範伢口中的南越人見聞為證,論明瞭南北迴歸線。
最後小論日食、月缺、星象和曆法,將這些現象收攏於自己的理論之中,總結陳詞。
未滿一刻,檀纓便完成了一段由淺入深,精緻工整的論述。
至於聽者。
昨天未能列席聞道堂的人初聽此論,難免久久無言。
在這天馬行空創想的轟擊下,竟連檀纓的俊美也先忘記了,全身心地浸入了想像力的海洋。
其中,嬴璃學識最為廣,她在第一時間便在已知的學說中尋找案例,但最後也就只找到了類似“地是圓盤”這樣的設想,無論完善度還是自洽度,都無法與檀纓媲美。
雛後這邊,雖聽得半懂不懂,但她卻見過足夠多的人。
尚未得道便誇誇其談的文人也有,學富五車卻惜字如金的名士也罷。
肚子裡有沒有貨,有多少貨,她根本不必聽懂便可判定十之八九。
眼下,她見學博們頻頻頷首,此說之深,已不言自明。
當下,雛後亦不自覺地直了直身體,於檀纓多了幾分敬重,再不敢以端詳男寵的眼神去看他。
對學博們而言,歷經一夜的輾轉,對檀纓的理論不說滾瓜爛熟,也至少基本想通了。
今天檀纓的立論,在他們眼裡更多的都是形式之美。
結構明晰,過渡圓潤,還順勢完善了許多因果。
這讓很多精心準備問題的學博,都悄悄將其收起。
沒辦法……檀纓已經預判到了這些,立論之間,便已回答了。
眼見檀纓初次立論便如此大成,姒青篁更是又氣又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