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怒(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說黃老頭後天有事要找我談?”小別院裡正在收拾東西的朱陽看著突然造訪的蔣瓛說道。
蔣瓛硬著頭皮說道:“對,黃老爺說有一件事想不明白,所以想要諮詢你一下,但是最近這兩日邊境告急,國事繁忙,黃老爺一時也脫不開身,他說等忙完這兩日就過來找你!”
“咦,白天才考完關於這方面的策問,晚上就來個邊疆告急,這還真是巧啊!”朱陽聽完,不疑有他,反而有些感嘆,這是老天爺在眷顧自己麼?
要是邊境真的開戰,那他文章中提戰和開(刨)海(文官)禁(祖墳)的事說不準還能得到一些有遠見的文官的擁躉。
當然前提是這幾個有遠見的文官是閱卷官,否則估計依然是呵呵噠。
“呵……就……就是那麼巧!”蔣瓛以為朱陽看出點什麼,有些不自然的乾笑道。
事實上哪有什麼邊疆告急,只有藍玉率軍在西南懟那些土司。
朱元璋聽到蔣瓛稟報說朱陽要離開京城時,他就讓蔣瓛想辦法留住朱陽,至少要等到張貼皇榜之後。
蔣瓛想了半天沒辦法沒想出合適的理由,於是便編出這麼一個謊話。
“也不算謊話,畢竟藍玉懟別人也是邊疆告急!”蔣瓛在心中自我安慰道。
“行,那我就在呆幾天!”朱陽點了點頭。
對於黃老頭父子,朱陽有著莫大的好感,尤其是在謠言事件裡,要不是黃老頭父子,他早就被朱元璋剝皮抽筋了。
“欠了他那麼大一個人情,是該好好跟他告別一下!”朱陽說道,心中暗暗決定將明年朱元璋即將血洗朝堂的事隱晦地告訴一下黃老頭,讓他稍微親近一下朱允炆,先度過“藍玉之案”再說。
至於以後的事,朱陽記在心中,等朱允炆登基以後再說。
……
朱陽不走了,殿試的閱卷也開始了。
朱元璋從翰林院又調來三位很有名望的翰林院學士,加上自己和太子朱標,六部尚書以及主考官劉三吾,這次閱卷的一共有十二位。
閱卷依舊在奉天殿,除了朱元璋和朱標,幾位閱卷者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
劉三吾、沈溍、趙勉幾人坐定之後對視了一眼便開始閱卷。
……
午後的陽光格外的明媚,但是朱元璋的心卻愈發的陰沉。
在他的面前擺放著太子呈上來的六份答卷,這六份答卷皆是言之有據的好文章,從古到今、從孔子到老子,各種引用也恰如其分。
但是這六份當中,其中五份中主張休養生息的都是“o”,而主張繼續戰的卻有個別“△”,另外第六份因為有了開海禁的言辭,竟然只有一個“o”,一個“△”其他的都是“x”。
朱元璋剛開始以為只是一種巧合,後來他將所有已經被大臣們批閱完的試卷都聚攏,然後找出同質量的兩種不同主張的試卷放在一起,看著上面的“o”和“△”甚至是“x”。
朱元璋的心徹底的沉了下來,此時的他哪還能不知道坐在這裡的這幾位主考官的心思。
“哼!真是朕的好臣子!”朱元璋咬牙切齒地看著這些閱卷官。
其實朝廷對北方蒙古的主戰還是主休養生息,朱元璋在心裡早有打算,而且即使猶豫他只會跟大臣們商議,讓這些毫無理政經驗的學子來給他出主意,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麼?
朱元璋之所以出這道題不過是考驗一下學子的心性,不管是主戰還是要朝廷休養生息,只要心繫百姓,有足夠的理由說服於他,那就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