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是金秋十月,但蜀都的十月,秋意卻不是很濃。

蜀都的地理條件就決定了這個地方的氣候。

冬天不會太冷,沒有大雪。

秋天也不會草木枯黃,沒有太多落葉。

大部分樹木都是一年四季長青,大抵體會不到那種秋風習習,黃葉紛飛的蕭瑟。

陸羽寫完一段程式碼,靠在椅背揉著眉心休息的時候,拿手機瀏覽最近的新聞。

國慶節後,流量小鮮肉某某含和明星管某某公佈戀情,一度導致微博伺服器癱瘓,熱度至今都沒有降下去多少。

陸羽看著微博上的訊息,有點無語。

相比而言,上個月辭世的天眼之父南仁東,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關注,鮮有人知。

這個耗費了22年心血、即使帶病依然在工作崗位上的科學工作者,主導設計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時刻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讓華夏成為了藍星上看得最遠的國家。

卻那麼默默無聞。

……

又比如,同樣是上個月,袁隆平袁老宣佈了兩項成果:海水稻試種成功,水稻親本去鎘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這樣的訊息,同樣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先說海水稻試種成功,國內有大約15億畝的鹽鹼地,以前都是種不了莊稼的。

現在海水稻這項技術的成功,除去自然條件實在太惡劣和汙染嚴重的土地,可利用的鹽鹼地都可以栽種海水稻。

可以用含鹽0.6%的鹹水直接灌溉,並且產量大幅度提高,比預期目標300公斤翻了整整一倍。

這意味著什麼?

就算只按照每畝鹽鹼地產量300公斤保守計算,也至少可以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左右,多養活差不多2億人口。

況且,灌溉可以使用半鹹水,節約淡水資源。

鹽鹼地條件惡劣,水稻很少會有普通病蟲害,基本很少使用農藥。

這不僅僅是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影響巨大,甚至可以說深刻的影響了全人類的命運。

……

而水稻親本去鎘技術,也是同樣重要。

因為環境汙染問題,大米中的重金屬鎘汙染嚴重。

雖然各地陸續有鎘汙染的事件報道,卻並未引起國人足夠的重視。

水稻對於鎘汙染的吸附作用,明顯強於玉米、大豆等其他糧食作物。

這些被吸附的鎘元素會大量富集在水稻的米粒中。

一旦直接食用這種鎘汙染大米,或者家禽等食用大米後,再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都會引起慢性中毒。

鎘元素作為重金屬元素,具有很強的毒性,主要累積在肺、肝、腎等器官中。

會導致骨質疏鬆,甚至萎縮變形,還會導致高血壓、肝損害、肺水腫、貧血等疾病,以及對神經和大腦造成損傷。

而國內的實際情況,國家農業部稻米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曾對國內市場上的稻米進行過安全抽檢。

結果發現鎘超標率,高達10.3%。

詳細的資料分析顯示,南方市場上稻米的鎘汙染比北方嚴重,如贛省、湘省的一些縣市,稻米鎘超標的問題非常突出。